有的街道充分运用老年党员资源,助力社区各种事务;有的街道深化楼宇党建,助推企业发展;有的社区从新居民党员入手,吸引新居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还有的社区通过亲子活动挖掘居民资源,融洽社区邻里关系……
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是全市城市社区、老住宅区最为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有老房子多、老人多、新居民多,在假期里孩子也多等共同特点。而针对这些曾经造成老住宅区管理难的焦点,南湖区各城市街道深入分析本区域实际,经过多年的党建尝试和探索,摸索出了各自的管理方式,打造出各区域党建“自主品牌”,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丰富服务,提升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服务居民“深一度”
南湖街道作为“红色第一街道”,一直有着非常兴盛的红色志愿服务,已建成由500多名党员志愿者、1500多名群众志愿者组成的4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每月常态化开展活动,为居民和游客服务。
这样的志愿服务与街道的另一项党建品牌“党群同心会”相互呼应,后者是全街道所有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干部、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支部书记等在每个网格形成专业服务队,每周开展基层走访发现并解决问题,年初至今已解决居民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400余条,街道领导干部每月带头召开例会,针对焦点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研讨、解决。
新兴街道梳理出了全域内492名离退休党员干部。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基于网格就近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并成立松鹤社区的鹤发红管家、明月社区的金晚霞自治驿站等志愿服务队,助力社区调解身边矛盾纠纷、展开廉政文化宣传、参与治安巡逻,提高社区和谐度。
同在老城区的建设街道,则借助市中心文化资源推出了“梅湾·听说”党课品牌,同时梳理出一批红色历史古迹,做强街道“红色文化”。在每周一,该街道联居干部会全部下到社区,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为群众解决问题。
凝心聚力“强三分”
新嘉街道总结出了城市基层党建“四式十二法”,以“党建+”感受式教育、融入式共建、契约式服务、内涵式提升等“四式”工作法,衍生出主题教育法、典型引路法、区域联盟法、院地合作法、街区共建法、项目攻坚法、挖潜增效法、目标凝聚法、清单定责法、积分激励法、形象提升法等“十二法”。
这些定位明确的工作法,结合“7+5组织生活模式”“党员加油站”“基层党建项目创新1+1制度”“党员认岗定责评星”“楼宇人才加油站”建设等具体做法,为街道基层队伍建设、党员素质提升、贴近并服务群众水平、服务中心工作能力等有效加分。而在社区层面,则诞生了栅堰社区党建“三三”模式等因地制宜的做法,针对老住宅区“人员少”“组织散”“队伍弱”三大难题,着眼于组织优化、工作细化、保障强化,建立起“快乐驿站”“爱心驿站”“红色驿站”,有效增强了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凝聚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幸福度和获得感。
东栅街道(南湖新区)通过全面启用南湖CBD党群服务中心,结合“网格化”做细楼宇党建,聚拢星散各处的流动党员,配合“南湖CBD志愿时”服务项目,助推企业发展。而新南、双溪等社区则充分挖掘居民资源,培育、引进大量社会组织,通过这些社会组织提升为老服务、亲子活动质量,并由此提升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积极性,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家园治理中来。
七星街道湘城社区和解放街道凌塘社区抓住新居民多的特点,充分动员党员力量,吸引优秀新居民加入党组织,并以这些新老居民党员为基层管理抓手,同时建立起各种社会组织,引导新居民家庭更好融入本地生活。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