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嘉兴是中国首个端午文化研究基地,端午对于嘉兴来说不只是一个假期,更是嘉兴本土文化的展现。
端午民俗文化节是嘉兴端午精神传承的载体,每年端午临近,蛰伏了一年的端午民俗文化“守护人”纷纷亮相。裹粽子、踏白船、包香囊……端午节最传统的习俗在他们手上不断演绎出新的亮点。“长枪短炮”对准了他们,媒体争相报道他们,他们才是嘉兴端午节的“顶级流量”。
你会不会好奇,端午节前他们都在做点啥呢?现在,晚报记者带你探秘这些“顶级流量”都在如何准备端午节。
“裹粽大咖”胡建民:全国各地演绎裹粽技艺
胡建民在央视录制节目展现裹粽技艺。
每年端午节期间都是胡建民最忙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宣传裹粽技艺和其他端午传统习俗最好的时候。
“最近太忙了,半个月去了2次北京,也去央视录制了节目。”五芳斋集团技术总监、五芳斋裹粽技艺“非遗”传承人胡建民脸上有些疲惫,语气却很坚定:“让更多人了解端午传统,了解裹粽技艺,再累也值得。”
拈起两片粽叶,中间轻轻一折,抓起一把拌好的粽馅,迅速折起粽叶包裹,再用一根棉线进行缠扎。过几天观众就能在央视的《回家吃饭》节目中看到胡建民展现裹粽技艺,这行云流水的裹粽动作已经印刻进了他的生命。
粽香,是很多嘉兴人最熟悉的味道。对于裹粽近30年的胡建民来说,粽子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和文化。从27岁开始裹粽,胡建民眼见着大肉粽从市民们逢年过节犒劳自己的“奢侈品”,变成了市民每天都可以过个瘾的“舌尖上的美味”。
粽子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生活,也成为嘉兴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时代在发展,粽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胡建民刚入行裹粽时,基本功就学习了3年。那时候,切肉、淘米、洗粽叶、裹扎、烧制等制作粽子环节都要手工完成,从门外汉到行业顶尖高手,他吃了不少苦头,这3年也让他懂得了任何看上去简单的事情要做到极致都非常不易。
随着科技发展,为了减少污染、完善材料、提高效率等,制作粽子的许多环节都机械化了,但是裹粽依然是五芳斋坚持手工完成的一道工序。这是对裹粽文化的一种坚守,也让每一个粽子端上餐桌的时候,带着匠人的温情。
许多年前开始,五芳斋集团设立透明工厂,欢迎大家近距离观看裹粽过程,特别是让嘉兴的孩子从小就了解裹粽技艺,了解端午传统。胡建民一直坚持,粽子背后的文化底蕴还需要持续深入挖掘。
“2005年端午期间,我们举办了首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各地知名的粽子企业都来参加。”胡建民说,在首届中国粽子文化节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旗下的中国粽子行业分会正式成立,五芳斋任会长单位。此后五芳斋主导制定了粽子的行业标准,让粽子行业有序良性发展。
五芳斋几乎每年都冠名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胡建民心中,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发展和嘉兴粽子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每年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上,裹粽子都是热门活动,民间的裹粽达人、专业的裹粽技师,还有许多外国朋友都会来参加比赛。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影响越大,了解嘉兴裹粽技艺的人也就越多。
“我是裹粽技艺‘非遗’传承人,就有这个责任去继承和弘扬裹粽技艺。”胡建民正不遗余力地推广裹粽技艺,推广嘉兴端午文化。“希望年轻人和孩子们能喜欢吃粽子,喜欢裹粽技艺。”
昨天,当龙舟的鼓点再次响起,62岁的姚其才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候观看踏白船比赛的场景。
以前,三塔塘旁的划船比赛被称为“踏白船”。参赛的船为狭长的小木舟,每排2人并肩而坐,分左右划桨。船上支2支琵琶橹,4人摇橹。姚其才记得,儿时每次比赛都盛况空前,岸上人头攒动、欢声如雷,河面上鼓声喧天、浪花翻腾。而他的眼睛总是能在穿梭的“白船”中找到他的父亲。
“那时候渔民多,大家都是在船上长大的,天天和船打交道,划船技术比现在的我们好多了。”说起以前的踏白船比赛,皮肤黝黑的姚其才眼角的皱纹都往上扬:“和现在比谁先抓到荷花和鹅不一样,那时候是比划船的姿态,每个船员都要拿出看家本领,真的特别精彩。”
后来渔民都上了岸,生活变好了,划船的机会也少了。直到作为“非遗”,嘉兴再次举行踏白船表演赛,“小姚”已经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姚”。他和其他几个三塔边长大的渔民一起组起了新兴街道踏白船队。
因为先天优势加上后天努力,他们这支队伍成了踏白船比赛的“常胜将军”。从52岁到62岁,他拿了10枚金牌。每次得奖的高光时刻,都能让他以曾是一个渔民为荣。他把10枚金牌细心收藏,时不时独自欣赏一下。
今年,队伍里有2个成员因为年纪太大换掉了,但是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依然超过50岁。“击鼓1人,摇橹4人,单桨6人,船上总计11人,队里还有预备队员1人。”姚其才说,踏白船靠的是体力加技巧,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橹要控制方向和稳定性,单桨同时下水提供动力,击鼓控制节奏,队员们需要充足的经验和完美的配合。
从小在船上长大的队员,划船技术自然不必担心,但是岁月不饶人,再加上大家平时都从事和船不搭边的工作,比赛前耐力训练不能少。正式比赛前一周,新兴街道踏白船队开始训练。
每天下午2点,还是在运河上,他们敲起鼓划起桨,下水就先划1000米。整齐的划桨动作强劲有力,岸上路过的行人也被他们吸引。1000米到了之后,他们上岸休息了一会儿再划1000米。这样枯燥的训练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队员们的衣服早被汗水浸透,干了之后还会泛起白色的汗渍。
“每年都想拿第一,虽然之前每年都拿了金牌,但是有些队伍比我们年轻,训练时间又长,我们不服老不行啊。”姚其才介绍,队员各自都有工作,训练的时候只能向单位请假,有时候碰上工作忙假不好请。
“划船太累了,一般年轻人还真吃不了这个苦。我们各自有工作,也训练不了新人。今年就有一些队员工作忙,很犹豫要不要参赛。”姚其才就一个个去劝说,终于还是把队伍组起来了,“再过几年我们年纪大了想划都划不动了,趁着现在多参加比赛。”
姚其才现在还做着环卫的工作,为南湖水面清理垃圾。虽然已经不需要以打鱼为生,但是面对嘉兴的河流湖泊他总有一股亲切感。生活安逸的他,更希望踏白船能够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嘉兴市民喜欢的文化。
“踏白船大咖”姚其才:在踏白船中回忆渔民生活
姚其才负责击鼓,控制橹和桨的节奏,他的位置非常关键。
N记者王振宇摄(本报资料图片)
上周五,记者走进月河历史街区小猪廊下的嘉和绳结店的时候,店主郑莺莺正戴着老花镜,低头穿针引线,柜台上摆放着丝线、布料、镊子等材料和工具,不一会儿,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这时,郑莺莺的丈夫姚明石走了过来,邀请记者坐坐。小店并不起眼,姚明石告诉记者,他们住在新嘉街道西马桥社区,2008年开始来到月河街区做香囊和绳结,原先是在花鸟市场别人店面前借个位置,后来郑莺莺的手艺被客人认可才慢慢有了店面,如今许多客人是慕名而来,“最远的长期客户在天津,还有客户会带着外国朋友特地来买。”
“这不,端午快到了,香囊需求量大,一刻也不能停。”郑莺莺今年67岁,一头短发显得特别干练,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手上工作也不停,偶尔抬头对记者微微一笑。68岁的姚明石则泡了一杯清茶陪着她。网上有句很红的话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串起这对夫妻几十年如一日感情的,就是香囊。
“小时候常常看到妈妈做香囊,看得多了也就会了,这种手艺学了就不会忘记。”郑莺莺告诉记者,她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妈妈做香囊打绳结,但是真正将爱好变成工作,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夫妻俩双双下岗,从无人问津到如今订单排得满满当当,他们一起经历了传统民俗越来越被大众重视的过程。
今年,香囊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非遗”,夫妻二人为此准备了几个月的资料。郑莺莺打的绳结远近闻名,她将绳结技艺融入香囊制作,而且她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所有香囊都要手工制作,每年都要有新意。
小店的墙上挂满了各式香囊,一组“五福六合”香囊吸引了记者目光。郑莺莺介绍,一开始她做的就是最传统的香囊,用粗线绕起来,手法熟练的人几分钟就能做一个。传统的香囊其实就非常热销,但是他们不满足于此,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技艺。
从粗线到细线,从单色到多色,小小的香囊制作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精巧。有的香囊,郑莺莺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做好。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熟悉他们夫妻的客户才知道他们在这小小的香囊上花费了多少心血。
郑莺莺负责坚守技艺,姚明石则负责开拓创新。每年端午民俗文化节期间,市妇联都会组织香囊制作大赛,姚明石就要根据每年的主题进行创作。今年的主题是关于“慈孝文化”,姚明石翻阅了大量书籍寻找灵感,再画图稿,画到满意之后才让郑莺莺制作,这样来来回回好几遍才做出了满意的作品。
端午临近,夫妻俩既要忙着做香囊,又要进社区教居民做香囊,忙得不亦乐乎。为什么他们的香囊特别受欢迎?姚明石说:“一定要与时俱进,才能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的光彩。”
伴随着香囊手艺人们的共同努力,香囊从一个配饰逐渐变成了端午节的主角之一。
“香囊大咖”郑莺莺:香囊串起幸福生活
郑莺莺、姚明石夫妻拿着刚做好的香囊。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