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南湖新闻网 >> 生活服务 >> 健康

上海专家来我市讲解特需儿童康复教育——

关爱“星星的孩子”要走出4个误区

2018/07/23 来源:南湖晚报 作者:N实 习 生 邓雪珂 徐嘉韵   N晚报记者 沈爱君   N通 讯 员 陆 勤

  他们是一群特殊孩子,不盲不聋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和这个世界交流。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是一群孤独症儿童。怎样可以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孤独,学会初步交流?7月20日到21日,由嘉兴教育学院、嘉兴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嘉兴市阳光智障(孤独症)幼儿教育康复中心协办,第五期嘉兴市特需儿童康复教育理论与实操培训活动在嘉兴教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的人员及自闭症儿童家长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实施早期康复教育

  能最大限度弥补缺陷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在于交往障碍,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以及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的狭隘兴趣千变万化,可能是观察转动的电扇,几个小时没有厌倦感,也可能是特别依赖某一物品,或强迫自己的行为。“正常孩子的天花板是已知的,自闭症孩子的天花板是未知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辟这样一个平台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天花板能升多高取决于在座的各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徐秀教授在培训开始时点出了帮助特殊孩子所肩负的责任。徐秀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门诊中的常见现象:家长对于孩子患有孤独症这个现实的逃避。由于缺少对孤独症的了解,许多家长宁愿相信孩子是发育迟缓,也不愿接受经确诊后的事实。目前专家们认为:实施早期的康复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弥补特殊儿童的缺陷,发挥其潜力。一般来说,0至3岁是康复训练的黄金期,3至6岁是康复训练的抢救期。可以通过自然场景下的高强度互动教学,改善孤独症症状,加快儿童在所有领域的发育速度,尤其是在认知-情感和语言领域,能尽早回归正常的社交圈。

  来自四川绵阳的杨女士目前在嘉兴工作,女儿1岁多时被发现患有轻度孤独症,在4年多的干预治疗中,孩子从一开始的“毫不配合”到如今“逐渐获得语言能力”。杨女士说:“对孩子来说,这是个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沟通,可我相信,一旦选择了希望,奇迹就有可能发生。”

  关爱帮助孤独症孩子

  父母要走出4个误区

  徐秀教授说,孤独症并非“感觉孤独”,也不是心理受伤后的“自我封闭”,而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两个最大的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大多数孤独症是先天性的,尽管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后天环境塑造可以改变孤独症的预后,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关爱帮助孤独症孩子要走出4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溺爱。很多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先天不足,就将其生活的一切大包大揽。徐秀教授认为这其实是对自闭症孩子的二次伤害。婴幼儿是直接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是通过实践体验得来的,家长大包大揽的行为直接剥夺了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孩子的能力不会在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得到提高,只有亲自体验,亲身感知,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成长。

  第二个误区:占据主导权。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孩子学得开心,自然就有足够的动力和自信去挑战自身的短板,克服学习中一个个障碍。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掌握活动的权利,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让他被动接受。徐秀教授提醒:高质量的积极情感投入的亲子关系会大大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

  第三个误区:过早放弃治疗。很多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觉得孩子没有明显的起色,就认为治疗没有什么效果而放弃,孩子的病情也因此被耽误。“一旦选择希望,奇迹就有可能发生。”自闭症治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奇迹的发生。可很多时候,奇迹往往发生在你放弃之后,只有坚持,才能看到风雨后的彩虹。

  第四个误区:暴力解决问题。4岁的俊俊特别喜欢躺在地上,父母叫他不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听,一定要做,俊俊父亲采取扭他胳膊的方式解决,结果却是一时有效,过后就忘。徐秀教授指出,这样的方式是错误的,自闭症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不能过分苛求,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孩子的任性哭闹,暴力从来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朱叶教授建议首先忽略孩子为达目的而大声哭闹或无理取闹的行为,不给予任何关注,等到孩子平静下来再和他进行沟通、讲道理;其次,可以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批评、责备等),让他获得奖惩意识,会更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

标签:编辑:周世豪

南湖新闻

更多

焦点图

镇街部门

更多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