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第三次农业普查公报数据:
2016年末,全区温室占地面积47.6公顷,大棚占地面积2165.2公顷,渔业养殖用房面积35.7公顷。连片的钢管大棚、连栋大棚已成为南湖区农田间的一道独特风景,为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
昨天早上,大桥镇建国村的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基地里,10亩钢管大棚的限域栽培葡萄自动喷滴灌溉,喝了个饱。而现场一个人也没有,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屹峰只需在手机上设置、遥控指导即可实现。大棚设施配以智能化管理,让许多以往不可想象的现象变为现实,为南湖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眼下正是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在大桥镇,这里1.8万余亩的葡萄大多是大棚设施栽培。“现在上市的‘夏黑’、‘滕稔’、‘醉金香’葡萄都是大棚栽培的,露地的最早也要7月下旬上市。”说起设施栽培,种了多年葡萄的朱屹峰最大的感受是拉长了葡萄的上市时间,增加了亩均效益。
露地葡萄的上市时间就七八两个月,大棚葡萄最早5月上市,最晚到10月落市,大大延长了上市周期;目前大棚葡萄每公斤售价10元左右,露地葡萄一般每公斤售价7元左右,每亩收入大棚葡萄要高出30%左右;大棚葡萄可以通过肥水一体化管理,减少病虫害,使葡萄无公害种植更有保障;许多本地露地种不了的葡萄品种,大棚却可以种植……对于大棚种植带来的好处,朱屹峰如数家珍。
他说,大棚设施加上肥水一体化管理尽管每亩设施投入上万元,但省工省料也很明显,在农村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每亩可以节约20多工劳动力,以每工120元计算,每亩就能节约3000元左右劳动力成本,而且智能喷滴灌施肥,每亩能减少三分之二的用肥料,相当于每亩减轻1000元肥料钱,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在位于凤桥镇大星村的嘉兴八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里的大棚设施比常规钢管大棚高出近一倍,地上铺着地膜,进入大棚采摘也不会满脚泥,农民可以穿着皮鞋下地。在这里的葡萄大棚内,上层采用“平棚模式”、下层采用“立架模式”,两种葡萄同时栽种,既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又打了“时间差”,下面的葡萄成熟后套种草莓,提高土地利用率。
如今,大棚设施已覆盖农业生产各个领域。水产养殖用上大棚设施,从种苗到销售养殖户实现一条龙;蔬菜用上大棚设施,消费者一年四季均能吃上新鲜蔬菜,以往叶菜类较少的夏季,现在也是十分丰富;水果用上大棚设施,火龙果、柑橘等以往本地无法生产的水果也成功种植,丰富了市民餐桌。
南湖区的特色果蔬也在大棚设施的栽培下,实现产业链延伸,效益增加。露地生姜种进大棚,如今即使在元旦也能买到本地生姜;大棚西甜瓜精准水肥控制管理,使甜瓜也卖出了“天价”,世合有机农业园区甜瓜一只瓜曾卖到298元;凤桥水蜜桃种进大棚后,桃产业品种更加丰富,油桃、蟠桃、水蜜桃、黄桃……使南湖区原先七八月份上市的桃产业一下子销售期拉长了一倍多,从5月份油桃到10月初的晚熟桃品种,横跨近半年,销售半径也从嘉兴等周边地区扩大到全国各地;葡萄种进大棚后,农户的亩均收益也上涨30%左右,种得好的农户每亩葡萄产值可达3万多元。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