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是残疾人的“娘家”。如何当好“娘家”人,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提升残疾人生活幸福指数,今年以来,余新镇残联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康复服务、推进残疾人教育就业等,成为残联人靠得住的“娘家”。
残联组织是开展残疾人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组织保障,是联系广大残疾人的重要纽带。余新镇残联首先从自身建设抓起,切实加强基层残协建设,建立健全精干、实用并深受广大残疾人信赖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增强基层残疾人工作力量,密切与残疾人的联系。
全镇7个村、3个社区分别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在持证残疾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6个村、社区选配了残疾人专职委员,镇残联也配备了专职委员。同时,积极以培训班、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康复工作是为残疾人办实事、残疾人直接得益的一项“民心工程”。余新镇残联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积极向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
全镇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并完善康复示范站,并在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康复协调员,每年开展助明、助行、助听行动,今年完成了白内障免费手术、免费验配助视器、助听器和免费装配下肢假肢,为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2人次。并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目前全镇已实现低保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全覆盖。对于有需求的残疾人也帮助申请了辅具补贴,受到残疾人普遍欢迎和社会好评。
余新镇创新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新机制,坚持把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推进教育就业融合作为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发放工作。
2016年浙江省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镇残联及时做好补贴申请工作,并随时接受残疾人政策咨询,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实现了平稳过渡。截至目前,共有220名残疾人享受了护理补贴,61人享受了生活补贴,累计发放两项补贴62万余元,领取两项补贴人数超残联人总人数的40%。全镇还为51人次残疾人发放了城乡居保补贴、自谋职业社保补贴共计6万余元。
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以助学为主,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将残疾儿童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今年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申请助学补助8人(次),目前已送上级审核。
“输血”的同时,余新镇残联更注重“造血”。完善就业培训服务机制,帮助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镇残联对残疾人就业状况进行了细致调查,组织他们参加农村种养业、盲人按摩、电脑操作、电子商务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增强他们的就业本领。
为给培训后的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镇残联还千方百计为残疾人联系就业单位,提供招工信息。与此同时,鼓励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安置残疾人并辐射带动残疾人家庭,使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
另外,余新镇残联也积极与司法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残疾人信访工作,实行随到随接,及时记录,快速办理。让前来办事求助的残疾人拥有温馨的感觉,增强了残疾人及亲属对残联的理解、信任、支持。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