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走在城区小街,过去溅起水花的积水点消失了;清晨,出门买菜经过小巷,昔日的坑洼路面不见了……从消灭一个个积水点的“面子”到改造背街小巷的“里子”,种种变化的背后,是南湖区以民生为本提升扮靓城市形象的努力和实践。
小街小巷空间虽小,却是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的要道。与城区主干道相比,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小街小巷因为缺乏有效投入和建设,使其“颜值”和功能跌入谷底。“雨天蹚水过”是不少小街小巷给市民留下的印象。
为进一步打通这些城市“微循环”,2015年,南湖区住建局会同5个街道对13米宽以下的小街小巷进行进一步摸排,编制了新一轮的《南湖区小街小巷整治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近日,从区住建局传来好消息:各街道已按时保质完成全部91条小街小巷的提升整治工作!
一条老巷弄的“旧貌”与“新颜”
丁家桥路(西)是连接建国南路和彩虹街的一条小巷弄,附近居民潘玥秀每天都要从这里走过。在潘玥秀看来,丁家桥路(西)最大的“顽疾”在于地势,“这条小弄堂地势最低的地方与外界差了近1米,加上年久失修、管网陈旧,一到雨天,这里便成了一条‘小河’。若是碰到暴雨天气,时常能看到巷弄内有两台抽水泵‘左右开弓’、向外排水。”
“因此,对丁家桥路(西)这样的小街小巷改造首先要从最基础的‘脚下修路、头上亮灯’开始,以方便群众生活出行。”建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建设街道为丁家桥路(西)“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修补破损路面,将低洼地段整体抬高;并对雨污管网实施分流,将管网口径从30厘米更换为60厘米,以提升地下管网的抗压和排水能力。
整治后的丁家桥路(西)旧貌换新颜,“扛住”了场场“秋雨”洗礼,以往排水不畅、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脏差等突出问题已成“过眼云烟”,引来附近居民纷纷点赞。
完善街巷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记者了解到,此次南湖区完成整治的91条小街小巷中,解放街道有27条、建设街道有24条、新兴街道有24条、新嘉街道有13条、南湖街道有3条,整治总投入达到1929万余元。
区住建局公用事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完善功能”的要求和属地整治的原则,整治中,各街道对每条小街小巷“因巷制宜”定方案,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尤其对地下雨、污水管道,路面结构的设计质量等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使用需求,“从目前效果看,91条小街小巷‘路面平、排水畅、功能全’的整治目标基本实现,让这项‘小’工程切实变成了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而随着海绵城市号角的吹响,各街道也及时将海绵理念融入小街小巷的提升行动中。“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内小街小巷的大修项目,人行道改造均采用透水材料,让居民雨天走街串巷也能‘不湿鞋’,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硬化、亮化、绿化”的基础上,各街道还对部分小街小巷进行了“美化”,用一面面彰显文明和谐的文化墙扮靓小街小巷,助力营造文明新风。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