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看个感冒往大医院跑,一边是市级医院人满为患,这是当下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奠定分级诊疗制度基础,2015年,南湖区开展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至今,该项制度推出已有近2年时间。那么,这项制度实施情况如何?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下一步又该如何改善推进?
根据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计划,今年5月以来,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对南湖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走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了解掌握全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近日,区九届人大常委会还将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审议全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情况。
家门口的“私人医生”
李董良很忙,除了每天接待社区患者之外,他还会抽空给签约的居民挨个打电话随访,了解他们的身体近况,并做好相关提醒。最多时,他一天要打30多个电话。
李董良的身份是新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华卫生站社区医生,同时,他也是一名签约医生。根据签约服务对象类型,李董良创新“分类服务”,分别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人等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李董良只是南湖区众多责任医生中的一名。自2015年下半年启动工作至今年5月,全区共组建124个签约团队,470余名医务人员参与签约工作,共签约居民96029人,规范签约率达21.85%。
在走访调研中,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委员们听到了很多对责任医生肯定的声音。责任医生的推出,让群众健康有管家、费用节省可承受、看病就医更方便。随着签约居民得到实惠,签约居民的数量也实现了逐年增长,签约服务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其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2.5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48.67%。
“效果一样,但吃药费用下降了很多,这还要靠李医生指导。”社区居民沈女士是一位心脏病患者,过去一直用的是进口药,一年下来医药费价格不菲。根据她的病症,李董良推荐了一些效果好、价格适中的国产药,同样很好地控制了病情。
在医患关系矛盾时有发生的当下,责任医生的推出,还收到了双重效应。医生通过改善服务赢得了群众信任,价值得到体现,增强了职业荣誉感,收入不与药品、检查挂钩,而与签约数量、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增加了合理收入。而通过责任医生签约工作,也进一步促进了互相信任尊重、互相理解支持的良性医患关系,群众对医疗服务及健康知识知晓率也明显提高。
一道悬殊的计算题
服务对象多、医生少,成为南湖区责任医生制度推广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对照每万名居民配备5名全科医生的标准,目前全区服务人群达51.8万,而参与签约工作的责任医生仅169人。
从服务团队的整体技术力量上看,责任医生的服务业务范围也相对狭窄,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少数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责任医生团队,因社区居民需求大,签约人数巨大,工作强度过大。以李董良为例,去年其全年门诊量突破1万人次,与2000多位居民进行“责任医生”签约。
同时,无论在硬件(医疗设备)还是软件(医技水平)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与省、市级医院存在较大差距,居民对社区责任医生资质能力的信任度相对不高。而医保支付政策,对责任医生签约、基层首诊、居民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分级诊疗等健康服务的倾斜支持也极其有限,签约责任医生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完善。
在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建立上,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市级医院的医疗信息还处于一种各自采集、各自管理的“孤立”状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均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为责任医生体制“开方”
南湖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俞明兴认为,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希望通过该项工作的推行,使责任医生成为医疗资源利用的守门人,建立起以责任医生为核心的分级有序的诊疗机制。
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卫生实施、多方合力”的原则,充分运用各类载体,切实加大对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责任医生的知晓率,增强健康管理意识,避免对责任医生概念的错解和对政府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误读,导致居民的抵触和质疑。
在调研中,一些工委委员和代表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建议:多方合力强保障
政府要主导制度创新,政府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和机制创新,从服务模式、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全方位架构起适合南湖区的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度。
建议:激发医生积极性
切实落实市、区相关财政补助政策,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偿机制,调整完善医保报销政策。要积极向上呼吁医保政策加快健全完善,制定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吸引力的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引导签约服务对象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
建议:让责任医生更“全科”
提升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水平,夯实基础是关键。要加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及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招聘优秀的全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对签约数量、重点群体比例、有效签约比例较高的责任医生和团队成员,在继续教育、职称晋升、评先评优上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可通过社区志愿者网络、社工组织等,为责任医生配备相应的志愿者或专业社工,共同协助责任医生开展工作。
建议:打通“绿色大平台”
建立信息数据大平台,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的整合与共享,逐步形成连接市级医院、疾控中心以及基层社区卫生中心的协同服务体系,推出临床影像心电会诊、慢病联合诊疗以及双向转诊预约、电子病历上载下传等功能,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市级医院专家的会诊服务以及优先转诊的绿色通道。同时,探索构建市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联体。
建议:建立APP移动“就诊室”
建立责任医生移动医疗平台,通过开发责任医生移动医疗平台APP,组建服务团队微信群等,配备移动诊疗设备,诊疗检查数据直接接入医疗平台,使责任医生能够在卫生工作站(点)、移动设备等平台上及时掌握签约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微信群内直接会诊交流,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