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95岁的“健康老人”请缨打擂

报名者少见年轻人嘉兴粽子文化更需传承
 
2009年05月13日 06:56          [发表评论] [ ] [打印]

  “粽艺大赛”英雄帖一发出,各路包粽“高手”应邀而来,不到两天时间,已经有近60名“粽艺高手”报名参赛。

  然而记者发现,报名者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30周岁以下的小青年竟然一个都没有。有专家称,虽然嘉兴粽子全国闻名,但粽子文化如何传承更需要我们思考。

  

  95岁老人想展示包粽老手艺

  昨天下午3时许,家住百福弄社区的田镇安老人拨通了本报的热线电话,“我不是给自己报名,是给我母亲报名。”田镇安告诉记者,母亲夏淑娟如今已95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被称为“健康老人”,希望主办方能给母亲展示包粽子手艺的机会。

  “包粽子我从小包到大的,已经包了八九十年。”夏淑娟老人告诉记者,自上世纪20年代起,她就经常包粽子。如今,年龄大了,还是改不了以前的爱好,每月还会包三四次粽子给儿女们吃。“平时她还会包些粽子送给我的朋友,大家吃了之后都说很地道,比市场上卖的还好吃。”田镇安说。

  田镇安称,母亲包粽子很讲究,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如今很多人都不会包,也希望母亲能向嘉兴市民展示一下她的老手艺。”

  

  粽子文化更需传承

  在报名者的年龄中,40岁以上的占绝大部分,4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30岁以下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很多拨通热线电话的年轻人都是为父母长辈报名参赛。

  针对这一现象,嘉兴的“粽子传人”冯月明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人会包粽子的会越来越少。“以前要吃粽子只能自己动手。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年轻人想吃粽子可以直接去超市、快餐店买。”

  冯月明告诉记者,社会上对粽子文化传承也不够重视。他说:“以前嘉兴有三角粽、四角粽,现在都变成一样了。以前用竹叶包粽子很普遍,如今基本上找不到会这样包粽子的人了。”

  “粽子文化应该得到更好传承,中老年人应该引导年轻人学习包粽子手艺。”我市一粽子企业负责人称,希望嘉兴能有让市民学习包粽子的场所,更好传承嘉兴粽子文化。

  今天,本报继续接受“粽艺大赛”报名,

  报名电话:0573—82533213、15888330303。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丁 辉  编辑: 张国怡

相关文章
·包粽子赛手艺,千元大奖等你拿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