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感受传统”,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周六,南湖区将呈上一席无比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南湖区第七届城乡文体十大联赛之“我们的‘非遗’”——传统民俗、技艺展示展演活动将在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举行。
保护机制不断健全,传承“链条”环环相扣,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纷呈……笔者从南湖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南湖区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周全的保护,打造更亮眼的展示舞台,让人们在感知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更能体会区域文化积淀的精彩。
精彩“非遗大戏”来袭
6月15日举行的“我们的‘非遗’”——传统民俗、技艺展示展演活动将是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盛大亮相,各镇(街)都将带来各自辖区最负盛名的传统民俗和技艺展演,想要一睹为快的市民千万不要错过。
经过精心筹备,目前活动当天的舞台演出节目单已出炉,浓浓的南湖乡土味道将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凤桥镇送上《卷珠帘》陶笛合奏,新丰镇上演《火火的中国》大鼓、腰鼓表演,七星街道带来《挑花篮》舞蹈,新嘉街道呈上《绣彩香囊》舞蹈,新兴街道唱响《新十八里相送》越剧,大桥镇送来《群狮献瑞》舞狮表演,南湖街道表演查拳,余新镇带来《懋》蚕猫小品,东栅街道表演《十八般兵器》样刀武术……
除了舞台演出之外,活动现场还将摆出一条“非遗集市”。南湖菱画、凤桥竹刻、嘉兴黑陶烧制技艺、新丰农民画、一张打制壶技艺、香囊制作技艺、锔瓷、锦灰堆砖拓技艺等皆将有精彩呈现,滋味鲜美、让人念念不忘的新丰嫩姜和七星雪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家活动当天来到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就能拿到这些乡土美食的“秘方”。
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
夯实“非遗”保护基石
目前,全区已拥有掼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凤桥竹刻、三塔踏白船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南湖采菱歌、嘉兴黑陶烧制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项,锔瓷、样刀武术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掼牛、三塔踏白船、香囊制作技艺等众多南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在如今的南湖区,“非遗”并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自2008年第一次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以来,一大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擦去光阴的尘埃,绽放出新的活力与光芒。
机制方面,通过制定《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项目保护发展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文化精品、文化人才等专项资金的扶持范畴,成立南湖区“非遗”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拥有政策、资金、人员的全方位保障。
传承方面,出台了《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鼓励“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文化的“根系”深深扎在了下一代心间,现有吉水小学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个,凤桥镇中心小学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个,《黑陶》《七星舞龙培训教材》等“非遗”校本教材6册,其中余新镇中心小学、凤桥镇中心小学的《余新泥猫》《儿童竹刻》曾获“浙江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读本”二、三等奖。
宣传展示方面,南湖区“非遗”馆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另外还出版了《嘉兴掼牛》《一百个民间说唱》等“非遗”书籍4册,南湖区还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每年举办掼牛争霸赛、南湖踏白船表演赛、半墩七夕庙会等“非遗”展示活动,深得群众喜爱。
“保护‘非遗’我们一直在路上。”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稳步前进,未来还将呈现更多精彩。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