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桥头刻着温暖的记忆,清溪桥下流过岁月的痕迹,鹤间草堂,朱贞故里,插柳载梅香飘满地,乡情藏在心底,花开春风里,人心也美丽……”这是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花园村的村歌,历史古迹、人文典故,将一个美丽幸福的花园村如诗如画般展现在大家面前。
“一村一品”蕴乡情。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既是农村文化活动的集聚地,也是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传承的大平台。
特色活动扬风采。每个村活跃着多支文体活动队伍,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村民关系更和睦友好,展现了新时代农村良好的精神面貌。
文化进村乡味浓
因地制宜营造“一村一品”
农村文化礼堂该怎么建?大桥镇花园村的做法是,精心规划,因地制宜创新花园特色。
石龙桥,位于花园村东北兜里,据资料记载,明代已有此桥,是一座单孔石阶古拱桥。东侧楹联:“和合千家同登泰寓,隆兴万岁共庆丰盈”;西侧楹联:“园接东西花开宝贵,径连南北竹报平安”。一棵400多岁的古银杏树“陪”在石龙桥边。
文化连廊里,村史村情井井有条、细致入微。“这是根,村里的孩子们得知道自己村的历史。”花园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
2013年,花园村投入115万元建造文化礼堂,并成功创建为南湖区首批省级文化礼堂示范点。
无独有偶。大桥镇倪家浜村也非常重视“村脉”的传承。
“清香的篾竹丝儿,清香的篾黄。亲亲的篾竹窝儿,是我的家乡。六搭头一起手,篾竹带来了希望。乡人勤劳的模样,依然在这里传扬。”村歌传递出历代相传的竹编文化。
倪家浜村文化礼堂2014年春投入使用,创建成省级文化礼堂。整个文化礼堂分“礼堂,讲堂,广场,展示墙,活动室,展陈室”六个区块,设施总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一百多万元。
值得一说的是,礼堂墙体空面展示“村史沿革”“崇德尚贤”的相关榜栏,同时利用室内空间展陈竹编文化艺术产品。
“每个村都有文化礼堂,怎么做出特色?‘一村一品’,就要重点挖掘和展示出本村的特色和文化。”倪家浜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丰富百姓精神生活
文化礼堂搭好舞台,特色活动精彩上演。大桥镇各个村都有自己的文体队伍,活动不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花园村的妇女们以十字绣为基础,成立了“花园村巧手妈妈团”。2014年7月,“巧手妈妈团”同名手工艺术品展在嘉兴市文化馆举办。2014年11月,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成果展示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举行,“巧手妈妈团”以近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应邀参加现场展示。“巧手妈妈团”品牌也被编入《嘉兴市文化礼堂建设巡礼》和《文化嘉兴》等多部文化礼堂书刊,并作为案例,多次在省、市级文化礼堂管理员培训班中讲授。
除了这个品牌活动外,花园村还活跃着村嫂舞蹈队、巾帼腰鼓队、长扇舞队、民乐队等9支文体队伍。其中村嫂舞蹈队组建5年多了,已有成员40多人,平均年龄40岁,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多次参与大型演出活动,全面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新风采。
倪家浜村自2014年创建省级文化礼堂以来,充分利用礼堂这个平台资源,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全村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3年来共举办大型文艺演出18场,小型文体活动25场,村民的参与率也逐年提高,特别是村里组建的舞蹈队、排舞队、腰鼓队、扇子舞队、乒乓球队、合唱队等9支文体队伍,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排练,深受全村广大文体爱好者的喜欢。
从2015年开始,倪家浜村每年从全村符合金婚条件的夫妇中挑选出夫妻恩爱、在村里有好口碑的10对以上金婚夫妻参加“金婚庆典”活动。着唐装、戴胸花、手挽手踏上红地毯,吃生日蛋糕,子女晚辈为他们送上金婚礼物,村两委领导为金婚夫妇送上礼物并颁发金婚证书。这项活动深受村民支持,成为持续开展的特色活动。
“有了文化礼堂,自己家门口就有了学习、活动、休闲的场所,白天上班,晚上活动锻炼,生活充实,其乐无穷。”倪家浜村专职管理员项引观笑着说。她是一名退休村干部,现在仍积极发挥余热,组建文体队伍,在她的带领下,团队的凝聚力很强。
“现在,村民们已经不喜欢搓麻将打牌了,转而喜欢锻炼、跳舞这样健康的生活。”项引观说,参加活动多了,人瘦下来了,爱笑了,邻里关系也更好了。
南湖新闻
镇街部门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0904054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