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财经之道 > 理财指南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跌再跌 投资10万元较去年少赚千余元

如何才能打赢“钱袋子保卫战”?听听业内人士的建议
 
2016年09月21日 14:08          [ ] [打印]

  银行理财产品曾被视作百姓理财的“保险柜”,但受利率下行及今年初以来持续“资产荒”的影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跌再跌。

  来自金融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从去年初的5.26%下滑至去年末的4.39%。而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封闭式理财产品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年初的平均4.2%下降至平均3.7%。

  此前,被誉为史上最严的银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可谓正式进入了低利率时代。业内人士表示,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仍不乐观,上涨空间十分有限,建议逢高入手,锁定高利率产品。

  “特供”、“专属”理财产品

  年化收益率突破4%遭“秒杀”

  银行理财产品一向爱打“节日牌”,节日期间发行的产品,其收益率往往高于同期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因此节日理财产品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不断下行,普遍低于4%的背景下,日前,部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推出“中秋特供”理财产品。记者走访发现,预期年化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大多来自中小型银行,部分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突破4%,受到市场热捧。

  以杭州银行嘉兴分行为例,此前推出了“行庆专属”理财产品,43天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5%。原本定的发行时间为9月14日至9月19日,但是投资者的热情远远超出预期和想象,5亿元的额度,全渠道购买,短短4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收益理财产品目前不多,一些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一旦发行就受到追捧,刚上线便被投资者‘秒杀’。”

  但是,与往年相比,今年节日理财产品的数量明显减少了,收益率也比较低。去年中秋节,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至5%之间,而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4.5%之间。

  今年中秋节前后,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发现,金融机构的“促销”热情远不及往年,“特供”理财产品数量锐减,而且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步步下跌,银行理财规模增速也出现全年放缓的迹象。

  国有大行很少推出“中秋专属”理财产品,大部分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维持在3%左右。部分中小银行近期推出了“中秋专属”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至4%之间,有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突破4%。另外,各家银行推出的“中秋专属”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大多比较长,包含了整个中秋小长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实际上摊薄了收益。

  收益率一跌再跌

  今年投10万元比去年少赚1000多元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9月10日至16日)193家银行共发行了1260款银行理财产品(包含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49家,产品发行量较前一周减少187款。国有控股银行共发行84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65款,期限在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32%;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6%;期限为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63%。

  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564款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中,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413款,期限在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0%;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3%;期限为6个月至12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18%;期限在12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0%。

  某城商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与国有大行相比,中小银行揽储的压力更大,客户资源相对较少,比较愿意通过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客户,以扩大客源。”

  采访中,市民刘女士抱怨道:“钱存在银行利息少,想买点银行理财产品保值,去年还能买到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的保本型产品,现在理财经理介绍的保本型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下,偶尔有4%以上的要靠抢。”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投了10万元买理财产品,扣去一些交易时间损耗,一年下来差不多赚了5000元。但照今年这个形势,10万元投进去可能要比去年少赚1000多元。”

  理财产品转型节奏加快

  开放式产品日益增多

  今年上半年的理财市场,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确实难以称得上红火。根据《报告》,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呈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4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68961款,理财规模总计26.2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万亿元,增幅为11.83%。而去年全年理财规模增幅为56.5%,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增长3.5万亿元和4.98万亿元。不难看出,银行理财规模增速在今年上半年明显放缓。

  可以看到的是,大型银行对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表现出了明显的“控规模、控收益”的态度,该类产品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因此,今年上半年全国性银行封闭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才会大幅下滑。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节奏加快,商业银行发行的开放式产品数量日益增多,上周(9月10日至16日)在售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为313款,其中,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为201款,半开放式产品数量为112款,收益率披露较为完整的产品共有217款。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存续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有937款,其中,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为185款,半开放式产品数量为752款,收益率披露较为完整的产品有534款。从整体收益率表现来看,开放式产品整体收益率表现平稳,其中半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全开放式理财产品,除国有银行发行的产品外,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3.5%以上;而全开放式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则位于3.5%以下,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发行的产品高于3%。

  打响“钱袋子保卫战”

  逢高出手,拉长年限

  现在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到底划不划算?如何才能打赢“钱袋子保卫战”?业内人士表示,债券、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依旧是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大类资产。大部分投资者沿袭银行“存款”概念,更青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

  很明显,银行理财产品的形态正在渐渐改变,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变是大趋势。除此之外,银保产品5%左右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十分引人注目。

  “考虑到基础利率仍存在长期下降的趋势,不如趁目前收益率较稳定时下手,并在流动性允许的状况下,尽量拉长投资期限。”有理财经理介绍,“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投资者配置一定的银保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要特别提醒投资者的是,选择银行保险产品时,投保人要充分考虑自己对保险的需求,不能把银行保险产品和银行储蓄混为一谈,选择银行保险产品时,一定要根据保险的缴费年限,评估自己的缴费能力,按照保险精算的原理,在投保的前几年,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通常不高。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提前支取,本金损失会非常大。因此购买银保产品最好长期持有,否则中途退保损失很大。

  此外,一些保本类的基金、定增类的基金和量化对冲类的基金也可适度关注。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李舟英 CFP供图  编辑: 徐卉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