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幼儿园新生们的入幼体检已经进入后半段。昨天,记者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承担了南湖区、经开区所有幼儿园的入幼体检工作,今年已经有大约3000名即将入幼的小朋友来体检了。
“从每年的体检结果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反映的问题都比较集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科长李晶告诉记者,从实时更新的数据统计来看,超重、龋齿、视力问题相对表现突出,提醒家长们对孩子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引起重视,进行改善或治疗。
入幼体检正在进行时
昨天上午,市民沈女士带着即将上幼儿园的儿子来到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入幼体检。凭着幼儿园的入幼体检通知单,沈女士在窗口付费后直接到门诊四楼儿保候诊区领取儿童入幼健康检查本。
随后,进行了体格测量、体格检查、视力检查、听力检查、肝功能及血常规的检查。“为了方便家长带孩子进行体检,我们特地把所有检查项目都安排在四楼,每个项目有指定区域,家长和孩子不用排长队了。”李晶科长告诉记者,每年入幼体检都在7月至8月开展,今年目前已经完成了大约3000名入幼儿童的体检工作。
作为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嘉兴市妇保院还承担了儿童营养咨询、生长发育监测、心理咨询、行为发育监测等项目。
“无论是入幼体检,还是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我们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明显的。”李晶认为,这和家长们的错误观念有关系。
7至24个月要“顺应喂养”
从此次体检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入幼儿童的超重率达到5.4%,肥胖率达到3.5%。对此,李晶表示,在每年的入幼体检中,肥胖问题是比较突出和明显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体型有错误的认识。”李晶说,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其实孩子是正常的体型,但家长总觉得孩子瘦,孩子的饭量其实正常,但家长却觉得吃得少,让孩子多吃,甚至开一些健胃药让孩子胃口好一点。
李晶建议家长们多去了解《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喂养方式都进行了介绍。其中,7至24个月婴幼儿阶段特别提到了“顺应喂养”的概念。所谓顺应喂养,是和强迫喂养相对立的。这个时期是孩子形成进食习惯和添加辅食的阶段,这个阶段要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提倡顺应喂养,鼓励进食但不强迫进食;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等。
“父母确定什么时间给孩子吃,以及吃什么和在哪吃。孩子有自主性,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选择,让他决定这餐吃多少,形成规律的进餐习惯,不去强制孩子。”李晶表示,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样,喜欢用强迫、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孩子吃饭,这是不对的。
除此之外,超重、肥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早产低体重的小孩,后来长得很胖,有的和早期过分增长有关系。
乳牙龋齿也要引起注意
“我发现,很多小孩来体检的时候还在用奶瓶。”李晶说,体检发现龋齿问题也很严重,之前他们对幼儿园在园的孩子进行口腔保健的时候做过统计,龋齿率达到了43.58%,并且这几年都没有明显变化。
这和很多家长不注意孩子的口腔保健有关系。一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反正乳牙要换的,不太在意龋齿,但其实龋齿危害很大,不但影响咀嚼,磨牙龋齿还容易引发牙周病,对恒牙造成破坏。
“从口腔保健的角度,孩子的牙齿生出来就是需要保护的。”李晶建议家长,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把奶瓶断掉,如果奶瓶喂养时间很长的话很容易形成龋齿,宝宝吮吸奶嘴时,牛奶容易直接附着在牙齿表面,作用时间长了会产生细菌,变成龋齿。
牙齿慢慢长得多了之后,就要注意漱口,清洁口腔。一开始没有办法给孩子刷牙时,可以用指套给孩子擦一擦;待孩子牙齿长齐之后,建议家长耐心教孩子刷牙,多鼓励,形成一种习惯。如果已经形成龋齿,家长也不能听之任之,要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正规检查和治疗。
记者还了解到,来体检的幼儿中开始出现一些近视患者。该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孙琪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幼儿大多是远视,几乎没有近视,这几年开始出现一些近视的幼儿,这或许是受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