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挂香囊、划龙舟……这些传统端午习俗至今仍是这一佳节的特色文化节目。其实在古时,端午节也是传统的“卫生防疫节”,画“五毒图”就是古人驱毒辟邪的一种习俗,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沿袭这一风俗了。而新嘉街道秀水兜社区居民郑莺莺夫妻,今年又将这一传统民俗用中国结以三维立体形式展现在市民眼前。
9日,记者在月河历史街区见到了夫妻俩花两个月时间精心制作的新版“五毒图”。黄色锦缎铺就的长方形平面犹如一个舞台,呈30度斜角向大家展示着五毒:粉、蓝、青三色花纹组成的蛇直起身子呈进攻之势,扁长的蜈蚣“张牙舞爪”,黝黑的蟾蜍活灵活现,通身发暗的蝎子尾部那一点亮红令人望而生畏,呈爬行状的壁虎则与生活中的如出一辙,传统的平面“五毒图”演绎成立体版后别有一番韵味。
“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这里的五毒全部是由中国结编制而成。”郑阿姨说,每只动物上都运用了三四种不同的中国结,所有的造型、色彩、编制方式都是夫妻俩自创的,丈夫负责构思、创意,她则进行编制。
尽管夫妻俩都已近花甲之年,但对于传统的“五毒图”也未亲眼见过,“也只是听说过,但真正的‘五毒图’没见过。”郑阿姨的丈夫姚师傅酷爱传统文化,今年4月,他从市文明办编的一本宣传读本中发现了一张传统“五毒图”,随即以此为原型,开始了新版“五毒图”的创作。
五毒的大小、姿态、色彩……每个角度姚师傅都精心进行了设计,白天上网、到书店搜集资料,晚上与妻子沟通、制作。光青蛇的色彩他就翻阅了收藏的所有邮票,甚至连小外孙的课本都翻遍了。郑阿姨在制作过程中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常常是一做就做到凌晨。而这一忙,整整花去了夫妻俩两个月的时间。
花了这么多精力制作“五毒图”,郑阿姨夫妻表示:“只是为了传承端午传统文化。”
“许多年轻人对端午的传统文化还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用中国结展现‘五毒图’,也是想以此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从而让大家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姚师傅说,夫妻俩已经痴迷中国结十多年了,去年用中国结编的粽子香囊获得了众多市民的喜爱,这次用中国结编制的“五毒图”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在月河历史街区展示后,这幅‘五毒图’已经吸引了不少人来了解、询问。”郑阿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