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凤桥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虞国强正准备搬家。虞国强家的老房子已经住了25年,但村里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开始后,他决定拆了旧居,搬进庄史村的城乡一体新社区新居里,“我觉得既然有政策,就应该要遵守,这是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
凤桥镇近年来对违法建设的管理一直很严格,极少有“顶风作案”的新违建,自3月初南湖区掀起“拆旧治违”风暴以来,早年建有违法建筑的党员干部、中心户等更是率先带头,或缴纳资源占用费,或主动拆除违法建筑。凤桥社区支部委员胡建德已缴纳资源占用费10000余元;庄史村中心户王明浩已缴纳资源占用费8000多元……据悉,目前凤桥镇所有村级以上干部已经全部缴纳了资源占用费。
联丰村的吴菊根是个养猪大户,也是村里的中心户,他家原有违建近200平方米,都是猪棚。今年养猪行情不太好,这些猪棚都空着,“拆旧治违”开始后,吴菊根咬咬牙计划把这些违法建筑都拆了,“现在的形势是肯定要拆的,我想要再养猪的话都放到牧业园区,防疫、环保都比较好一点,也是响应政策,做个表率。”
党员干部、中心户带头缴费拆违之外,凤桥镇还有一套管理办法。今年3月开始,凤桥镇就把各村“拆旧治违”工作纳入了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各村“拆旧治违”情况年底进行评比。平时,镇联村干部5人一组,每组“盯”一个村,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名联村干部下到联系村中帮助村里一起开展工作;村级干部则每人“承包”数个村小组,每天早晚都要到存在违建的村民家中进行劝说,引导他们尽早签约或缴纳资源占用费。此外,每个村也都有各自的信息员,每隔两天都会把村里已拆户数、已拆面积、已签订承诺书户数等“拆旧治违”进度相关数据上报到镇里,每村都有电子档案,实现了动态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