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科学发展观 > 最新动态

靠资源转向靠科技 量扩张转向质提升

南湖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门道”多

 
2010年01月14日 09:03          [ ] [打印]

     温室养殖甲鱼密度高、病害多,而池塘养殖甲鱼也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大桥镇建国村的章林根在南湖区农经局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起了外荡网箱养殖,昨天,章林根又到养殖的河浜去看了看,一只只中华鳖经过3个年头的野外生长,周身颜色发黑,外表也较粗糙。“今年春节前将有500只左右卖出去,每公斤200元的价格要比温室养殖的甲鱼高出数倍。”章林根说,外荡养殖的甲鱼比温室、池塘养殖的甲鱼更生态,等技术成熟了,他将扩大养殖量,并把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和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作为南湖区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甲鱼养殖一直以温室和池塘养殖为主。“以温室养殖为主的甲鱼由于受市场影响较大,价格高低起伏大,农民养殖风险也大,2008年就有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区水产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鼓励村民将养殖方式从温室向池塘生态养殖转变的同时,他们又尝试开展外荡网箱养殖,推动中华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去年南湖区特种水产甲鱼的生态养殖面积增加了,优良品种比例提升了,市场行情也有所回升。

  水产养殖向生态型转变,畜禽、水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也向注重品质与效益提升转变,有效促进了南湖区农业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品质提升,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转向注重科技、服务创新,农业功能从生产功能为主转向生态、文化等多功能融合。

  去年,区农经局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全面示范推广种植优化型、养殖生态型、种养结合型、龙头带动型、资源循环型、休闲观光型等6种农业转型升级模式,与浙江大学、市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引进、试验了97个动、植物新品种,建立了12个农业科技示范点,新引进38家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延长加工、营销产业链,建设生态高效都市农业。

  生猪销售价格犹如“过山车”,对于面广量大的生猪养殖,南湖区积极推广生猪自繁自育技术,为养殖户自繁自育提供全方位服务,不仅牧业小区新增了7个,全区规模养殖比例也达到75%,在帮助养殖户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也提升了生猪品质。南湖区还与五芳斋集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绿色畜禽研发中心合作启动了绿色生猪产业化项目,使该区的生猪养殖业由此步入了“绿色”发展的快速通道。

  南湖区还建立起水果新品种引繁基地,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葡萄和水蜜桃的种植,并通过举办浙江省最甜水蜜桃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南湖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去年,南湖区被农业部列入首批全国桃产业技术体系、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区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区”。南湖区通过实施《南湖区蔬菜产业提升项目》、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万元千斤”工程建设等,使许多农户实现了亩收入超一万元、粮食亩产量超千斤的目标。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俞艳婷 通讯员 沈海燕 谈灵珍  编辑: 王思一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