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科学发展观 > 最新动态

两年成就大气候 而今覆盖全嘉兴

嘉兴电力唱响“红船服务”大品牌【图】

 
2009年11月19日 09:03          [ ] [打印]

 

    两年前,嘉兴电力局南湖供电分局成立了“红船服务队”;两年来,作为南湖供电分局的一面旗帜,“红船服务队”已从一支只有10个人的队伍发展成为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的电力服务网络,成为嘉兴电力系统的共有服务品牌,正把“红船服务”精神传播到全市。

  故障抢修突出“快优细”

  2007年10月19日,南湖供电分局在抢修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红船服务队”,主要负责南湖区2137户高压电力用户、10万户低压电力用户的抢修任务。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南湖供电分局严格筛选了10名以党员为代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作为队员,在抢修过程中突出“快、优、细”,进一步完善了抢修服务。

  “红船服务队”无疑成了南湖供电分局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堡垒。为了突出党团员的组织纪律优越性,“红船服务队”采用军事化管理,要求每位队员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使“红船服务队”很快成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为了突出党团员的自我高要求,根据国网公司提出的“市区45分钟到达现场,偏远农村90分钟达到现场”的要求,“红船服务队”主动加压,承诺市区30

  分钟到达现场,偏远农村45分钟到达现场,凸显了快速抢修的优势;为了突出党员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红船服务队”还下设了党员先锋队、团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队,承担起抢修以外的社会责任,将服务领域延伸到老旧小区、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至今已提供了815次抢修延伸服务。

  在成立后的两年里,“红船服务队”共接到4678张抢修工单,平均日处理电力故障14起,故障抢修平均到位时间23分钟,居民满意率100%,客户投诉率为0。

  建立“红船服务”三大体系

  从今年4月起,南湖供电分局又在“红船服务队”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抢修、营销和志愿服务三大服务体系,改变了单一的抢修服务模式,为“红船服务”品牌注入了新动力。

  新建立的快速响应抢修体系充分发挥党团员的作用,9支应急抢修分队将抢修服务拓展延伸到了城乡路灯、企业用户和农村低压线路;新建立的营销服务体系让“红船服务”向营销服务拓展延伸,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居民百姓;新建立的志愿服务体系则主要针对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发放“红船爱心服务卡”等形式,为他们开启绿色服务通道。

  两年多来,“红船服务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浙江电网抗冰灾光明行动优秀共产党员先锋队”、“2008年度浙江省政风、行风建设十大新事鼓励奖”和嘉兴市“服务民生满意站所”等荣誉称号,还出色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等共计50多次重大活动的保供电任务。

  打造嘉兴电力服务大品牌

  今年10月20日,“红船服务队”迎来了又一个自己的大日子,在嘉兴电力局第八次党代会上,决定让“红船服务队”走出南湖区,成为整个嘉兴电力系统的服务品牌。

  为此,嘉兴电力局成立了“红船服务”品牌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红船服务”品牌建设进行宏观指导、综合协调;成立了“红船服务总队”,对下属的8个县(市、区)局或分局的电力服务队进行整合,设立分队,做到统一车辆、着装、装备和服务标准,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构建统一的“红船服务”体系,形成规范的“红船服务”制度。

  整合之后的“红船服务队”将打造“红船服务·光明驿站”、“红船服务·园区驿站”、“红船服务·社区驿站”、“红船服务·爱心驿站”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红船服务”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把“红船精神”拓展到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打造“红船服务”大品牌。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许冰洲 俞 清  编辑: 王思一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