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内容:把关不严,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他人财物。表现形式:非法收取中介机构回扣,违规项目审批、项目验收;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并从中捞取好处费;挤占集体资产设立小金库、私自分发等。”
这是南湖区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一位局领导描述的“岗位潜在廉政风险”。与此同时,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也被提出:拓展监督渠道,重大事项坚持集体讨论,狠抓以中介为重点的平台建设……
自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来,南湖区已有342名领导干部向区纪委递交了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表,其间,共查出各类风险点1044个,出台各类防控措施1127条,“不愿、不能、不敢腐败”的机制正在进一步形成。“你的岗位潜在廉政风险是什么?针对潜在的岗位廉政风险你采取的防范措施又是什么?”等廉政问题成了科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思考并作出认真答复和庄严承诺的问题。
据介绍,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就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到反腐倡廉实际工作中,有效识别工作中各个环节已经构成或可能构成的岗位廉政风险,从体制、制度和实际运作入手,积极寻找预防的途径,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模式和规范化的处置措施,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贯穿于行政和业务运行的各个方面,牢牢控制和及时消解岗位廉政风险。
在查找深挖岗位廉政风险点上,南湖区各单位围绕权力运行,紧密结合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工作实际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七星镇机关干部通过请家属帮助找、同事相互找,领导点、上级查,发动群众补充等途径查找风险点,并将体系建设延伸到了基层村和镇属国有公司主要负责人;新丰镇通过行风监督员、服务对象代表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征集岗位风险点;区行政审批中心“三上三下”将37份风险点没有找到的或找得不准的退回重新找。
在南湖区规划与建设局主要领导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表上,包括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民主独断专行、贯彻落实建设行政事务不力、监督不到位、接受请托等在内,都被描述为“潜在的廉政风险”而被一一列出。区规划与建设局局长曹建弟说,查找岗位潜在廉政风险,首先就是让自己对岗位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深入剖析,对自身岗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今后在操作上特别注意防范。他同时认为,如果对岗位廉政风险认识不清甚至糊里糊涂,不能预防在先,那到时候犯了错误可能还不知道,查找风险行为本身也是干部的一次自我反思。
据悉,除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南湖区还创造性地在全区履行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岗位的52名工作人员中推行风险岗位廉洁高效承诺制,突出受理、审核、审批三类岗位,通过查找廉政风险和薄弱环节,制定风险岗位廉洁高效承诺,并以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承诺的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的实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