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承包挂靠经营模式为主的民营化城乡公交,在市区“试水”6年之后,即将“寿终正寝”,未来将全部挂上“国字号”。
昨天,在嘉兴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局负责人披露了改革的相关细节:现有民营化的城乡公交线路经营到期后,将由国有公交企业经营,并鼓励未到期线路经营者提前终止经营接受国有公交企业整车收购;改革涉及的民营公交从业人员将根据自愿选择原则,由国有公交企业安置或自谋职业。
城乡公交运营体制
亟待改革
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自2003年实施以来,城乡居民的出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百姓“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但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城乡公交现行以承包挂靠为主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不了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
市交通局局长孙建华在会上称,现有的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有诸多弊端,此次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由于市区城乡公交大多为民营承包挂靠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组织松散,在班次密度、车次准点率、按站停靠、文明服务等方面有效保障能力相对较弱,已满足不了城乡居民出行的需求。
其次,现有的运营体制导致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在线网规划布局、公交票价体系、经营服务规范上存在二元分割等问题,不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同时,承包挂靠经营模式为主的城乡公交,难以落实福利性措施,在公交优先的票价政策、IC卡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不适应公共服务的要求。
在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方面,将原来交给社会和市场的公交行业重新收归国有,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以及我省的余杭、北仑、德清等地已有先例。突出国有主导和行业公益性本质,回归国有的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202辆民营公交
将挂上“国字号”
按照改革方案要求,现有城乡公交线路经营到期后,不再实行原来的许可方式,到期线路将由国有公交企业经营。未到期线路经营者可以自愿选择到期自然终止经营,也可选择提前终止经营接受整车收购,收购日期至2009年11月30日止。
据介绍,此次改革以市区承包、挂靠经营的城乡公交为主要对象,对经营权到期的、起讫点均在市区内的城乡公交线路,以及嘉兴—桐乡(直达、K191)、嘉兴—天凝(K155)线路自然终止经营。同时鼓励上述线路中其他经营权未到期的车辆提前终止经营,退出城乡公交市场,接受整车收购。
改革后,市区城乡公交未来将全部由国有公交企业经营。“公交收归国有并非目的,而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出行需求。”孙建华称,此次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国有公交企业将承担更多的义务,而非与民营经营者“抢饭碗”。
据悉,市区243辆城乡公交车中只有国鸿公司的41辆属国有公交企业经营,其他涉及37条线路的202辆城乡公交均为民营个体挂靠经营,挂靠单位为南湖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嘉兴长运运输有限公司。而涉及“归公”的202辆城乡公交经营期限也并不相同,到2010年底前,有180辆将到经营期限。
对原有车辆的处置,采用“到期自然终止经营”和“提前终止经营”两种方式。据介绍,车辆的“到期自然终止经营”是指承包、挂靠车辆在经营期满后无条件退出;“提前终止经营”指经营期未满车辆提前终止经营的,由国有公交企业整车收购,收购价格由车辆现值、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奖励组成。
“对于未到期车辆的经营者,‘提前终止经营’接受整车收购将更为划算。”市运管处相关负责人说,“提前终止经营”接受整车收购的,除获取车辆现值和剩余经营期预期收益外,对在收购日期截止前签订收购协议并按时完成交车手续的,给予3个月的收益补偿。同时,还可获取相应的“服务贡献奖”和“鼓励奖”。
从业人员
有两种安置方式
对现有城乡公交企业、经营车主和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此次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方案给予了充分考虑和妥善安排。
“我们将对配合此次改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孙建华说,将鼓励在本次公交改革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企业拓展其他运输业务,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对现有在南湖旅行社有限公司和嘉兴长运运输有限公司内部签订劳动合同且在城乡公交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可自愿选择安置方式:符合国有公交企业用工条件的,办理相关手续后,可由国有公交企业安置;自谋职业者,由原单位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一次性的经济补偿。
对被收购线路的驾驶员和售票员,如本人愿意并符合国有公交企业用工条件的,由国有公交企业按现有用工制度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