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服务机构”……成立虽然只有短短5年,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已连续多年以每年转化超百个项目的速度,为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获得了一连串荣誉,在中科院全国布局的9个平台型中心考评中名列首位。继2008年4月一期园区全面投入使用后,中科院嘉兴中心二期工程也将于近期开工。
面向市场独具特色的
技术创新平台
中科院嘉兴中心依托中科院、立足地方,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强需求牵引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已陆续引进14家中科院研究所入驻,成立了15个工程中心,形成了一支包括77名博士、96名硕士的人才队伍,成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支生力军。
技术研究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面向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紧紧抓住企业作为工程中心与市场的连接点,中科院嘉兴中心把中科院研究所的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面向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如今已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绿色化工和现代农业四大领域一批关键技术方向具备了相当的研发能力。
中科院嘉兴中心每年有60%以上的项目直接来源于当地企业,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企业参与+产业化推进”的可持续项目开发机制,使核心技术和成果通过中心平台的转移转化,向嘉兴、浙江和长三角地区源源不断地输出和扩散。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浙江省的重要研发机构、中科院院地合作和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占据国内无线传感行业
发明专利的90%
中科院嘉兴中心的无线传感网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在国内享有盛誉,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提出的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标准体系、演进路线等代表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被重大专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所采纳,使我国在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领域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中科院嘉兴中心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也是行业国家标准的牵头单位和国际标准的主导单位,在国内无线传感网行业的发明专利中占了90%以上,达115项。
不仅是无线传感网行业,中科院嘉兴中心5年来承担的省级以上项目已达52项,累计获省级以上项目经费13768万元。今年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争取中,除了03专项,有关工程中心还分别参与申请了“01专项”(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的子课题以及 “02专项”(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的子课题,这在嘉兴市乃至浙江省都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里程碑意义。
区域产业升级
和经济转型的技术发动机
今年上半年,中科院嘉兴中心的太阳能高效能硅片产业化、ASP产业化、True Sound电声参数综合检测仪、分子筛分离膜、低能耗音频功放芯片等15个转化项目分别在海宁太阳谷、昱辉阳光、卫星化工、桐乡海翔药业、禾欣实业等19家合作企业中转化,新增项目实现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167%。
中科院嘉兴中心还创新价值链,支持鼓励中科院科研核心团队创办“硅谷”型创新企业,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推广。各工程中心推动并参与投资组建了13家高科技公司,全面带动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太阳能光伏、通讯电子、高分子滑动轴承、电声已经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为当地的主要优势产业,无线传感网、新材料、卫星导航、新能源器件产业集聚势头强劲,有望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期,成为当地下一轮发展中新崛起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