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文明办、浙报集团主办的2009“祝福我的祖国”赛歌会在杭州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我省杭州、嘉兴、绍兴的各界群众,满怀对祖国的真挚祝福,用歌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红旗飘飘,歌唱祖国。本版摄影:记者 钟昊 实习生 史朵朵
火热的心唱出滚烫的歌
本报记者 戴睿云 陈培华 通讯员 赵明 金骏
迎着十月的秋高气爽,我们激情飞扬,放声歌唱。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满怀对祖国的真挚祝福,让歌声流出心房。
今天,由省文明办、浙报集团联合主办,杭州下城区区委、区政府,嘉兴市南湖区区委、区政府共同承办,2009“祝福我的祖国”赛歌会在杭州市体育馆隆重举行。
这是一场杭州下城区与嘉兴南湖区的“赛歌”,更是一场由来自杭州、嘉兴、绍兴等地的工人、农民、教师和大中小学生等各界群众参与的爱国歌曲“大合唱”。心是火热的,歌声是滚烫的,人们用歌声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用歌声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用歌声凝聚力量,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希望用歌声让后代记住革命先辈的好传统”
赛歌会上,“银发一族”演员占了不小的比例。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南湖区老年大学合唱团、南湖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都由老年人组成。虽然年龄大,但老年合唱队员们精神状态与歌唱技艺却绝不逊色于年轻人。
南湖区老年大学合唱团团员们带来了一首耳熟能详的《大中国》。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团队,为了这次比赛,在合唱团低声部团员付春浓带领下,合唱团里30多位团员每周都自掏腰包到歌厅去练歌。
来自杭州的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与来自嘉兴的南湖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都与“新四军”有着不解的情缘。赛歌时,他们也是同时亮相,一队在左,一队在右。两支队伍都齐刷刷地穿上了新四军的军服,戴上军帽,缠上绑腿,军容整齐。
《太行山上》、《到敌人的后方去》、《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两队轮番上阵,军歌嘹亮,唱出了革命先辈为了党和人民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团长罗平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有不少团员都亲眼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辉煌历程:我们的祖国通过60年的发展,从一个穷国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国,这是一个奇迹。“我们希望用歌声把这种精神永远地传下去!”
“对祖国的爱,就要大声唱出来”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下城区潮鸣街道合唱团在一曲《祖国颂》里,用歌声与朗诵,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片赤子深情。“我们想用最好的状态来诠释这首内涵丰富的歌曲:它既有唱,也有朗诵。对祖国的爱,就要大声唱出来。”合唱团负责人汪丽华说。
南湖区工人合唱团的一首《天路》掀起了全场的一个小高潮。无伴奏演唱完全没有降低合唱团对这首歌的表现力,层次分明却又浑然天成的多声部歌声,把对青藏铁路和普通铁路工人的歌颂唱得淋漓尽致.
来自下城区石桥街道以社工为主的合唱团,用队列表演与合唱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社区工作者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身穿迷彩服、头戴贝雷帽的他们,把一首《祖国不会忘记》演绎得意气风发,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上城区的张红霞女士,特意带了自己5岁的儿子来观赏这台“赛歌会”。“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让孩子通过歌曲增加对祖国的认识,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来表演的队伍水平都很高,听得我心情澎湃!”张女士兴奋地说。
现场观众的情绪,也被一首首精彩的歌曲“点燃”。在现场主持人的号召下,观众们一次次大声地喊出歌会的主题:“祝福我的祖国!”掌声也一次比一次热烈。
“让经典的歌曲永远传唱下去”
赛歌会上,既有工人也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既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既有学生也有老师。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的孩子们唱起《闪闪的红星》。刚参加过世界合唱锦标赛亚洲选拔赛的南湖区吉水小学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单纯清新的童声,拨动了在场所有成年人的心弦。而下城区爱乐天使乐团的孩子们,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里,让我们重温和平年代里童年的无忧无虑。
为这场赛歌会特意赶来“助兴”的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合唱团,身手不凡。他们曾在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决赛中,取得金牌数第一的好成绩。今天,他们派出的是男女混合的合唱阵容。《共和国选择了你》、《春天的故事》两首歌,在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的演绎下,成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同学们倾情演出,老师们也不甘示弱。下城区教育局合唱团汇集了下城区各个学校的教师队伍里的歌唱精英,一出场就技惊四座、不同凡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25岁的音乐老师赵佩晶领唱时,情绪格外饱满。“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家都在唱爱国主义歌曲。我作为老师,要让这些经典的歌曲永远唱下去……”赵佩晶说。
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演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下城区长寿桥小学在表演《闪闪的红星》。
一路歌声进杭城
记者 陈培华 戴睿云 通讯员 金骏
9月13日早上,在嘉兴通往杭州的高速公路上疾驰着几辆“快乐大巴”——车窗内不断飘出悦耳的歌声,在和煦的阳光下,将欢乐撒满一路。五辆大巴满载着300多名合唱队员驶向杭州,就是为参加省文明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祝福我的祖国”赛歌会。
“让我们荡起双桨……”一长串银铃般的童声从一辆蓝色大巴里传出,嘉兴市吉水小学“水囡囡”合唱团的小队员们一上车就按捺不住兴奋,大声歌唱起来。不知在谁的建议下,50名小团员还分成几个小组现场PK起来:这边一曲《放飞少年》刚一落声,那边《爷爷的老街》立马接上。在歌声和欢笑声中,几个小组你来我往,不亦乐乎。
小朋友拉歌拉得尽兴,嘉兴老年大学合唱团乘坐的大巴也“不甘示弱”。尽管是在飞奔的汽车上,但老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在车上就开始“彩排”起来,他们预演过了将要表演的《大中国》后,一发不可收:《映山红》、《祖国母亲》、《祝福祖国》……一首首经典老歌不断从这些白发老人的口中涌出,中气十足。
在沪杭甬高速公路上,从绍兴文理学院合唱队所乘大巴飘出的“青春之歌”,似乎融进了早上八九点钟的阳光里。要知道,这50多名合唱队员刚从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风尘仆仆回绍兴,还没好好休息过。但13日一登上大巴车,队员们脸上却没有一丝疲惫。大二的董美微对赛歌会充满期待:“我们年轻人也爱唱爱国歌曲,今天我们是以青春的名义歌唱。”
南湖区工人合唱团乘坐的大巴跟在车队最后。“我们唱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吧!”团长沈建庭一声建议,众者响应。这祝福祖国的歌声唱出了所有参赛队员的心声,一直飞出车窗、掠过树梢、扑向杭城……
南湖区工人合唱团演唱歌曲《天路》。
绍兴文理学院合唱团在演唱《共和国选择了你》。
赛歌会上N种“最”
本报记者 戴睿云 陈培华
最亲密的同台“PK”
在今天的赛歌会上,上演了一幕祖孙“PK”的有趣场景——今年62岁的奶奶徐雅香是嘉兴老年大学合唱团队员,10岁的孙女黄星怡则是吉水小学“水囡囡”合唱团的歌手。虽然今天是场上对手,但星怡由奶奶一手带大,3岁开始就成了奶奶的“小跟班”,爱好合唱的徐雅香几乎每次排练、演出都带着她,渐渐地小星怡也爱上了合唱。上小学后,她报名参加的第一个兴趣小组就是学校合唱团,目前她已“晋升”为学校合唱团的领唱之一。
最忙碌的身影
赛歌会上最忙碌的身影,莫过于歌会总导演、杭州下城区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叶钧。从舞美、灯光、音响效果、演员调度、观众参与……赛歌会上所有的事情,他都要统筹兼顾,只为表演时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和气氛。他一开口,就能震住全场;他一呼喊,就能激起全场人的热情。一天下来,在场的演员和观众们都记住了这个黑发飘逸、一袭黑衣、魅力难挡的“大嗓门”导演。
最亮的嗓音
今天,当嘉兴工人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天路》一亮相,就将全场观众深深震撼,而领唱高建华的嗓音也被一致评为全场最亮嗓音。今年42岁的高建华是嘉兴市船文化博物馆的一位员工,她从小爱唱歌,6岁登台表演,她的亮丽嗓音就一炮打响。当年还是小女孩的高建华成了小镇上的名人,她演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照片被挂在镇照相馆的橱窗里,吸引了多少人的羡慕目光。
最年长和最年幼的演员
80岁的罗平是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合唱团团长,也是所有演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罗平说,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而唱让他格外感慨。而年纪只有罗老十分之一的李毅峰今年8岁,是杭州市下城区爱乐天使合唱团团员,李毅峰说:“我是合唱团的预备团员,能参加这次演出,感觉很幸运。我知道今天是为新中国60岁的生日唱歌,我一定会好好唱。”
最不能忽略的“幕后”
杭州体育馆为这次歌会特别搭建了三个舞台,中间一个高舞台,两边各一个低舞台,让各个合唱队穿插错时上下台,令整场表演既紧凑又有层次。这三个舞台是工人们辛劳的成果。提前两天,工人们就把材料和音响设备运到了体育馆,一直工作到演出前一天深夜,才把台搭好,把音响安装好。现场除了舞台和音响设备,还配了一架钢琴。提供钢琴的“天目琴行”工作人员今天早上7时不到就来现场调音,让演员们在彩排时就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