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大桥镇花园村农户林晖到他种植的216亩南湖菱水域看了一圈,前两天的大雨显然令水面上的南湖菱苗又精神了起来,林晖的心情也是大好,而更让他高兴的是,这200多亩南湖菱的销路问题他已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了,“那天跟禾康南湖菱专业合作社搭上了线,反正销售是不用担心了。”
与林晖一样,今年在南湖区优惠政策的引导鼓励下,许多农民、渔民加入到了南湖菱种植行列,全区南湖菱种植面积已从去年的640亩增加到了3700余亩,国家工商总局正在受理南湖区注册“嘉兴南湖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
一般每亩南湖菱产量750公斤,3700多亩就是2700多吨。一下子上市时会不会由于量的增加影响菱价?在做强做大南湖菱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同时,又如何保证菱农的收入?南湖区农经局局长陈桂林说,虽然南湖菱要到八九月份才开始采摘,但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先考虑了。7月21日,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南湖区内从事蔬菜加工的4家企业负责人、南湖区禾康南湖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和七星及大桥等地的南湖菱种植大户们坐到了一起,共同探讨南湖菱的销售问题,并形成了一套“销售攻略”。
陈桂林告诉记者,8月、9月南湖菱刚上市时可以先在南湖景区门口、高速公路出口、本地农贸市场、宾馆等鲜销;9月、10月份南湖菱大批量上市,可以通过合作社、营销大户收购新鲜的南湖菱及时冷藏保鲜运往杭州、上海、苏州等周边农贸市场销售,拓展销售渠道,打响南湖菱的知名度;10月份以后则由农业龙头企业统一收购,冷冻加工,延长产业链,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在餐桌上吃到南湖菱。
南湖区禾康南湖菱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姚海观有一定的南湖菱营销经验,“不仅本地销售很好,到杭州的农贸市场、灵隐寺景区门口等销售也很受当地市场欢迎,价格高的时候每公斤新鲜南湖菱能卖到10元。”今年他与8名社员组建了南湖菱专业合作社,不仅合作社社员的南湖菱,还有周边许多菱农的南湖菱都将由合作社统一品牌进行销售。“这几天一方面忙种菱,一方面也在跑销售。南湖菱在周边城市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总体看来销售问题不大。”姚海观说。
“万一遇到新鲜南湖菱销售大量受滞的情况,我愿意收购,加工成冷冻食品销售。”从事蔬菜加工的嘉兴市关祥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关祥也是农民出身,他坦诚地向记者表示,如果南湖区所有南湖菱全部由他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也完全有能力“吃进”。但周关祥也测算过南湖菱的加工成本,“如果每公斤收购价高于2元,合作社再加工销售就基本没有利润了。”因此他认同农户先在本地及周边城市以新鲜南湖菱的方式销售,遇到“出手”困难时他再收购加工,为菱农的经济收入加把“保障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