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区外媒体聚焦南湖

养老机构“巨无霸”落户南湖区

市民最关心三大问题
 
2009年06月02日 15:19          [发表评论] [ ] [打印]

  5月30日,在第七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有一个项目格外引人注意——由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美元、占地1500亩的国际老年度假疗养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南湖区七星镇(晚报5月30日头版已作报道)。

  对于该项目的签约,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期待,也引来了许多追问。昨天,记者带着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落户嘉兴为哪般?

  毋庸置疑,嘉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走在嘉兴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突破了60万人,老龄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我省的其他同级城市,养老问题也成了嘉兴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正是因为如此,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几年,市区各类养老机构如同“雨后春笋”在禾城“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市区目前各类养老机构多达十余家。

  事实上,养老机构增多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养老市场。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市区不少企业对养老市场“摩拳擦掌”。南湖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说,养老机构的“巨无霸”选择在嘉兴落户,看好的是嘉兴未来巨大的养老市场潜在的商机,同时,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加上七星镇“两分两换”正在全面推开、沪杭高铁项目的开工,无疑增加了投资的“砝码”。

  你会到

  养老机构养老吗?

  “现在来我们这里咨询、入住的老人特别多。”昨天上午,市区目前最大的民间养老机构——康鑫老年公寓主任余乐平忙得团团转,一上午就接待了好几拨市民。让她高兴的是,目前该公寓入住的老人已经有80多人了,入住率达到了80%左右。

  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养老机构,发现入住率和往年相比,都有了明显提高。南湖区民政局局长张春林介绍,目前市区各类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基本上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0%以上,“和前些年相比,随着观念的变化,现在到老年公寓入住的老人明显增多。”

  不过,记者粗略算了算,当前市区入住养老机构的实际人数只占了整个市区老年人口的1%左右。对此,市老龄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绝大多数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目前,由政府部门埋单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受到欢迎,仅南湖区就有130多人参加。

  “鲶鱼效应”

  冲击波有多大?

  一方面,要求到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增多,另一方面,养老机构无论从规模、管理、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昨天,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区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都普遍偏少,床位数量在100张以上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一些老年公寓的场地有限、设施落后。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老人,家住市区新湖社区的郭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如果养老机构各个方面都让人满意,就像住在家里一样,我们也乐意去,哪怕费用贵点也没关系。”

  今后正式落户七星镇的养老机构“巨无霸”,正是迎合了当前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按照规划,该国际老年度假疗养中心将建成集居住、养生、文化、娱乐和康复理疗等多功能于一身,国际化、观光化为一体的生态养老公寓示范样板。

  养老机构“巨无霸”到底能否发挥“鲶鱼效应”以及带来的冲击波有多大?目前,人们将拭目以待。嘉兴学院商学院张建华副教授认为,养老机构要迎合市场需求,必须做好相关调查,在个性服务、人文关怀、价格梯度等自身各个方面下足功夫。与此同时,作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转变养老观念,同时要加大对民间养老机构的扶持和补贴力度,从而真正让更多的老人今后“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姜鹏飞  编辑: 徐卉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