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第七届“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有一个项目格外引人注意——由上海泽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美元、占地1500亩的国际老年度假疗养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南湖区七星镇(晚报5月30日头版已作报道)。
对于该项目的签约,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期待,也引来了许多追问。昨天,记者带着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落户嘉兴为哪般?
毋庸置疑,嘉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走在嘉兴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突破了60万人,老龄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我省的其他同级城市,养老问题也成了嘉兴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正是因为如此,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几年,市区各类养老机构如同“雨后春笋”在禾城“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市区目前各类养老机构多达十余家。
事实上,养老机构增多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养老市场。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市区不少企业对养老市场“摩拳擦掌”。南湖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说,养老机构的“巨无霸”选择在嘉兴落户,看好的是嘉兴未来巨大的养老市场潜在的商机,同时,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加上七星镇“两分两换”正在全面推开、沪杭高铁项目的开工,无疑增加了投资的“砝码”。
你会到
养老机构养老吗?
“现在来我们这里咨询、入住的老人特别多。”昨天上午,市区目前最大的民间养老机构——康鑫老年公寓主任余乐平忙得团团转,一上午就接待了好几拨市民。让她高兴的是,目前该公寓入住的老人已经有80多人了,入住率达到了80%左右。
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养老机构,发现入住率和往年相比,都有了明显提高。南湖区民政局局长张春林介绍,目前市区各类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基本上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90%以上,“和前些年相比,随着观念的变化,现在到老年公寓入住的老人明显增多。”
不过,记者粗略算了算,当前市区入住养老机构的实际人数只占了整个市区老年人口的1%左右。对此,市老龄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绝大多数老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目前,由政府部门埋单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受到欢迎,仅南湖区就有130多人参加。
“鲶鱼效应”
冲击波有多大?
一方面,要求到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增多,另一方面,养老机构无论从规模、管理、医疗、服务等各个方面,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昨天,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区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都普遍偏少,床位数量在100张以上的可谓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一些老年公寓的场地有限、设施落后。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老人,家住市区新湖社区的郭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如果养老机构各个方面都让人满意,就像住在家里一样,我们也乐意去,哪怕费用贵点也没关系。”
今后正式落户七星镇的养老机构“巨无霸”,正是迎合了当前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按照规划,该国际老年度假疗养中心将建成集居住、养生、文化、娱乐和康复理疗等多功能于一身,国际化、观光化为一体的生态养老公寓示范样板。
养老机构“巨无霸”到底能否发挥“鲶鱼效应”以及带来的冲击波有多大?目前,人们将拭目以待。嘉兴学院商学院张建华副教授认为,养老机构要迎合市场需求,必须做好相关调查,在个性服务、人文关怀、价格梯度等自身各个方面下足功夫。与此同时,作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转变养老观念,同时要加大对民间养老机构的扶持和补贴力度,从而真正让更多的老人今后“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