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结束了。这个端午节,对许多嘉兴人来说,与往年一样却又不一样。一样的是,过的依然是不变的端午节;不一样的是,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举办让老百姓有了一个好好过它的理由。放眼街头巷尾,市民们把这个端午节过得是劲道十足。
皮划艇化身“山寨”龙舟
“哎哟,这里有个突出的石头,当心!”“右边用力,再用力。”5月29日,端午小长假第二天,建国北路旁边的穆湖溪中,3个小伙子正费劲地划着一艘蓝色的充气皮划艇。“我们没条件划到龙舟,就自己划个皮划艇玩。”领头的高燊喘着气说。
这3个小伙子告诉记者,这个充气式皮划艇是他们以前买的,好几年都没用过了。“往年的端午节好像没啥感觉,但今年特别有气氛,我们才突发奇想,要体验一把划龙舟的感觉。”高燊说,满大街的红灯笼、香囊和“端午”字样给了他们极大的视觉冲击,让他们这些“80后”感到传统节日是如此有趣。虽然外观和龙舟截然不同,但皮划艇也需要划桨、需要配合,“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团结、配合,大概所谓龙舟精神也就是如此吧。”高燊深有感触地说。
没有舞台我们自己唱戏
“这个调有点高,下一次可以低一点。”同样是29日的晚上,一群大妈大叔出现在了梅湾街的河边栏杆旁,或拉着二胡、吹着笛子,或伴着节奏哼唱曲调。围坐一起的他们对着乐谱一会儿咿咿呀呀,一会儿又并头讨论着曲调高低。
他们的认真劲儿不由让人充满好奇,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戏曲爱好者,平时喜欢在一起钻研戏曲,这几天放假了,大家终于能更多地凑在一起。“别看我们讨论得这么热烈,其实我们也就是自己随便玩玩的。”小团体发起人之一的赵大爷不好意思地表示,“这次放假真是太好了,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探讨。而且还是在端午节这么怀旧的节日,还是在老南门这么古色古香的地方,感觉好极了。”赵大爷开心地说。
这个端午我们不“宅”了
和前两者集体过端午不同的是,昨天下午,家住新嘉街道竹桥社区的黄先生一个人出来逛月河老街。“说实话,我今天还真是被浓郁的端午气氛给吸引出来的。”黄先生笑着坦言,他这个人平时比较“宅”,喜欢呆在家看书、打游戏,而以往对端午节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吃粽子上,但今年如此热闹的端午小长假让他发现,端午节的内容其实很丰富,而这也是促使他走出来到月河感受端午气氛的主要原因。
气温高,月河街区人气更高,逛得饶有兴致的还有顾先生和他的女友小陈,他们在这条街上最中意的就是那一间间小吃铺。“我们都很懒,平时每逢假期一般都窝在家里过,唯一能引我们‘出洞’的只有美食了,我们已经听好几个朋友说在月河能吃到很多端午小吃,果然没让我们失望。”这些宅男宅女们说,以前老呆在家里,都不知道月河街区已经发展成这么热闹和有意思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