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天的鼓声,刚劲的舞姿,五彩的旗幡……今天上午9点,市委书记陈德荣宣布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为期近一周的民俗文化盛宴正式开席,开幕式所在地月河广场上顿时响起欢呼声。
“我们的节日”精彩开幕
今天上午,由市长李卫宁主持的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在市区月河广场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开幕式上致词并宣布开幕。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陈德荣在开幕式上说,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广泛形成了祭祀、竞技、饮食、习俗等特色文化传统,生动结合了赛龙舟、踏白船、做香囊等大众文化活动,表达了人们祈福避凶、竞技健身等良好愿望,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结晶,是古往今来“我们的节日”。嘉兴地处吴根越角,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端午习俗更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据史料记载,端午也是吴越地区百姓对忠臣名将伍子胥的纪念之日。嘉兴的端午习俗节庆活动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形成,至明清时达到鼎盛。时至今日,端午节已经成为嘉兴最具鲜明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民俗节日之一。去年,嘉兴端午习俗被正式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作为端午民俗的省级保护区,嘉兴市委、市政府在近几年来成功举办江南文化节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提升品牌,隆重举办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
号角齐鸣,在硕大的篆体“福”字下,4名鼓手高举鼓槌击鼓,16名男子手持8米高的五彩旗幡在鼓乐声中迎风招展,热烈而庄重,这是今天开幕式上的舞蹈《金鼓迎福》;30名男子戴着灵兽面具,披着豹裙,手持降魔杵,在古朴的音乐中,跳起降魔驱毒的舞蹈,12名虎童戴着虎王帽,穿着五毒围嘴,披着虎裙,持菖蒲剑,以虎拳加入舞蹈……这是取材于端午节时清扫庭院、驱除五毒的民间习俗而表演的舞蹈《辟邪祈福》;在楚风音乐中,48名楚服女子手持艾叶,腰挂寓意健康长寿的香囊,翩翩起舞,表演《香囊纳福》……古朴凝重又充满民俗特色的文艺表演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端午民俗体验馆开馆
点睛,揭牌,在如雷的锣鼓声中,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古朴的大门缓缓开启,为众多中外来宾和市民打开了一扇亲身体验各种端午民俗的大门。
上午10点左右,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开馆,市委书记陈德荣亲自为象征着端午文化的龙头点睛,并和市长李卫宁一起为体验馆揭牌,擂响了开馆的大鼓。随后众多嘉宾蜂拥而入,争相体验端午民俗。一进门,木制的龙舟上站满了众多体验的嘉宾,大家在左摇右摆的“龙舟”上奋力划桨,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接着往里走,还可以体验沐兰净手驱五毒、现场挂香囊祈福、踩五毒、“用砖测午”(用竖立的一块砖头观测日光来确定端午时刻的到来)等 。
由于体验馆空间有限,而前往要求体验的市民太多,管理部门只好让市民分批进入。整个上午,馆外都围满了等待进入体验的市民。晚报记者带着请来的市民代表进入馆内“尝鲜”,很多好玩有益的体验请看明天晚报报道。
“我们的节日”活动多
端午节是集功能、情感、习俗和技艺等元素于一体的民俗活动,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内容。本次端午民俗文化节共包括四大主题活动、10项群众性活动。除了今天上午开幕式上《金鼓迎福》、《彩龙祝福》、《香囊纳福》、《辟邪祈福》、《灯彩祥福》、《五福家门》六大篇章组成的精彩节目,以及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推出的挥桨击鼓划龙舟、沐兰净手驱五毒等民俗体验活动外,今天下午,“2009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在禾开幕,来自国内的100多名民俗专家,就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嘉兴与端午的渊源等展开研讨。5月27日上午9点30分,围绕月河历史街区展开的端午民俗表演大巡游上,幡队、虎娃队、威风锣鼓队、蚕花娘娘队等12支来自嘉兴民间的表演方队,将向四方宾客展现各自的文化“绝活”。5月28日上午8点,壕股塔院内,将亮相我市近年来首次举行的端午祭龙仪式。而当天上午9点,2009“五芳斋”杯嘉兴全国龙舟赛、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将在南湖畔正式开赛,来自全国的35支龙舟队将在南湖上一展健儿风采。5月30日上午,同样在南湖畔,还将举行激情热烈的踏白船比赛。
 开幕式上的精彩节目。  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外挤满了等待体验的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