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端午节 > 端午新闻

黄色的底子上满是“五毒”的身影

以前的嘉兴孩子有件“端午宝衣”

 
2009年05月04日 13:37          [发表评论] [ ] [打印]

  端午邻近,嘉兴农村一些已经当了奶奶或外婆的阿婆开始忙活起来——抓紧给自己的小孙孙做一件“端午宝衣”。

  

  “以毒攻毒”的

  “端午宝衣”

  赵大妈告诉记者,“端午宝衣”真正的名字是“五毒服”,大多是一件黄色的小衬衣,上面布满了呈爬行状的端午“五毒”——五种民间认为毒性很强的动物。衣服的底色是黄的,而“五毒”的颜色则是黑色或者绿色。端午“五毒”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蛤蟆),因为南方蝎子比较少,所以有的把蝎子换成了蜘蛛。因为端午前后天气转热,“五毒”开始出没,旧时人们认为小孩子穿这种衣服可以不受到这些动物的伤害。

  据说,早先时候的“五毒服”非常讲究,一些富裕家庭会用刺绣的方式把“五毒”绣到衣服上去,而一些家境普通的家庭则会购买印有“五毒”的花布来制作“五毒服”。因为端午前后气温时冷时热,民间又有“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的说法,所以小孩子们的“五毒服”在款式上各有不同,有些家长会把它做成宽大又厚实的夹袍,出门时裹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长则把它做成长袖或短袖的衬衫,让孩子贴身穿。

  赵大妈说,邻居的孩子每次出门,孩子的奶奶就会为孙女穿上这件“端午宝衣”,嘴里还会念念有词:“你有蛇虫百脚,我有‘五毒’衣裳。”

  

  “端午宝衣”

  又叫“老虎皮”

  嘉兴西片的阿婆们这样做,嘉兴东片这样的做法也不少。南湖区余新镇的曹大妈告诉记者,她至今保留着儿子35年前穿过的“端午宝衣”。不过那时候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花布少,尤其是印花精美的布在农村更少,所以有些奶奶、外婆就扯了以黄色为底色而不一定有“五毒”图案的布回家做“端午宝衣”,所以那一带的乡村妇女们都把这件衣服叫“老虎皮”——因为布料有着老虎皮毛的黄色,也希望这件衣服能有老虎的威力,“镇”住端午“五毒”的侵害。

  曹大妈说,春天后期到端午前后,乡间经常会刮风,以前人们总认为这样的风“有毒”,而孩子因为年幼,自身抵抗力弱,就必须想各种办法“辟邪”,所以那段日子如果孩子出门,一些老人会在孩子的衣服上别一枚缝衣针以避免可能遭遇的伤害。端午节当天用雄黄酒给孩子额头上画“王”字,其实也是希望孩子能像老虎一样勇猛,吓退各种病毒。这和把“端午宝衣”叫做“老虎皮”是一个道理。

  

  不为“防身”只为有趣

  据两位大妈介绍,这样的“端午宝衣”基本都是给5周岁之前的孩子们穿的,过了5周岁,大人们认为孩子有了抵抗力,不用再穿这样的衣服了。

  记者昨天随机采访了我市的一些年轻人,发现忘记自己小时候穿过这件衣服的年轻人不少,而一些新当上父母的年轻人则笑着说自己的婆婆和岳母正在着手做这件“端午宝衣”。

  “现在的宝宝都被精心呵护着,稍有头疼脑热早就去就医了,这件‘宝衣’其实是用不上的,但是看到老人们这么热心,也不好泼她们冷水。好在那花纹图案还蛮有趣的,所以就当是一件有趣的端午衣服来穿穿好了。”采访中,不少年轻父母认同在文化系统上班的赵先生对“端午宝衣”的新看法。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沈爱君  编辑: 杨懿泓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