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走进南湖 | 人居南湖 | 图说南湖 | 南湖网视 | 南湖文明
■ 南湖区新闻发布会 |教育之窗 | 财经之道 | 健康之家 | 文娱之风 | 食宿之需 | 旅游之乐
■ 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 | 网络新闻培训室 | 南湖网络警务室 | 南湖人才在线
天气预报:晴 17~28℃
南湖区门户网站 ■ 新丰镇 余新镇 凤桥镇 七星街道 东栅街道 建设街道 新兴街道 新嘉街道 解放街道 南湖街道 电话/传真:0573-83688266
您现在的位置: 南湖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南湖新闻

端午节即将来临,做香囊这项传统民俗不仅又一次在本地市民中“火”了起来,许多新居民也把对故乡的思念做进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香囊中——

从故乡到异乡 两个新居民的香囊情结【图】

 
2009年04月30日 06:54          [发表评论] [ ] [打印]

摄影 赵颖硕

  □寻访坊间香囊高手之二

  端午节即将来临,做香囊这项传统民俗不仅又一次在本地市民中“火”了起来,许多新居民也把对故乡的思念做进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香囊中——

  从故乡到异乡 两个新居民的香囊情结

  一对巴掌大的小娃娃扎着小辫、戴着肚兜,手舞足蹈一脸欢喜;红色的胖猴子抱成一团,背上还写着“求子”……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香囊出自河南人李蒙蒙和四川人李晓荣之手,她们做的香囊不仅形态特别,而且背后还有着许多来自她们各自故乡的传说。

  听说解放街道凌塘社区有两位新居民做的香囊很有特色,昨天记者专门前往采访了这两名高手。

  “在我们家乡,每个孩子端午节都要佩戴香囊。”说起家乡的端午节,李晓荣满脸怀念。她说,在自己的故乡有个传说,明朝张献忠起兵时,在门上挂菖蒲、陈艾、葛藤等,曾让很多四川人逃过一劫。所以至今端午节还是四川各地的一个大节日,从农历五月初一人们就开始走亲戚,每家都要做甜粽子吃,而且每户都会在门口挂上由这三种药材扎成的草药狗或成束的草药,而香囊更是每家每户必做的手工活。

  李晓荣说,在端午节家乡人的传统是孩子个个都要佩戴香囊避邪,还会在床上挂香囊,要挂好几个月才会陆续将香囊取下来,更有些人家要等到第二年端午节前才取下旧香囊更换。

  做香囊、佩香囊的习俗是李晓荣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记忆。到嘉兴5年来,她和母亲还是保持着每年制作香囊的习惯,这也是她想念故乡时的一大寄托。今年听说南湖区在搞香囊制作大赛,李晓荣马上参加了进来,拿出布料和故乡带来的香粉、雄黄,精心缝制了几个香囊。她说,桃形香囊寓意平安吉祥,而猴子香囊则主要是老人做给小辈的,有求子、保佑子孙后代的意思。这两种香囊是故乡最常见的,这次她也做了这样两个,想把故乡的习俗和特色带到嘉兴,与嘉兴的香囊高手切磋。

  在李蒙蒙的家乡,端午做香囊也十分普遍,但在他们那里,香囊的形态主要就是娃娃,而香囊的“作用”与四川又有不同。李蒙蒙说,当地有一项习俗,孩子们端午节要拿着大人做的娃娃形香囊用力往地上摔,寓意这个孩子一整年都可以平安健康。她也是小时候跟着奶奶学过做香囊,但来嘉兴后已经好几年没有做了。这次南湖区有这样的活动,她才想到了这项小时候的手艺,做出了雏形后,还请朋友帮忙钉珠,果然效果蛮好的。

  李晓荣现在徐王公寓门口开了一家餐饮店,而李蒙蒙现在是解放街道卫生站的工作人员,她们说,很多老乡来到嘉兴后因为工作忙,又不知道该去哪里买材料,渐渐都不再制作香囊了,今后的孩子们肯定会更生疏,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情。她们也希望能在第二故乡把这项家乡的传统手艺延续下去。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朱弼瑜  编辑: 张国怡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
压实责任 突出实干 严肃纪律打造勇立潮头勇当标尖的基层“红船铁军”
啃“硬骨头” 推生态环境建设全域化
打响“双招双引”攻坚战 为南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南湖区启动两个“省级安全”创建
南湖区质量工作“以质取胜”
南湖区推出“无会服务周”制度
人大代表要切实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个老旧小区的“重生”
 精彩图片
 
嘉兴市南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浙江南湖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的权利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批准文号: 浙新办[2008]16号 浙ICP备2022031071号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