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南湖区教研室教研员魏林明几乎半天都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整理文件。中考前的第一次适应性练习结果已经出来了,魏林明准备把其中容易出错的科学学科主客观题都挑出来,并做一下简要分析。
如此做足工作,因为魏林明有个打算,“五一”小长假后他要与凤桥镇中学相关科目的老师一起开个关于第一次适应性练习结果的分析探讨会。“争取能让这些农村孩子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魏林明对凤桥镇中学的孩子们很上心,他开玩笑说,他现在也算是凤桥镇中学的“半个”老师了。
魏林明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从去年9月份开始,为了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南湖区教研室启动了教研员“蹲点农村”活动,区教研室的18位教研员被分别派到全区各农村中小学蹲点。中学科学教研员魏林明和中学体育教研员曹强便与凤桥镇中学“结了缘”。
“这次蹲点活动和我们平时下校指导有很大区别。”南湖区教研室副主任朱德江说,教研员们不再只是针对自己的学科上示范课、开研讨会,而是要求他们跳出学科本位,主动为农村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正如朱德江所说,18位教研员此次担当的角色比以往更重要、也更主动。“我首先了解了凤桥镇中学里骨干教师的比例,发现部分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缺乏平台。”魏林明告诉记者,针对这些问题,他与校领导一同进行了探讨,目前该校教龄在3年内的新教师都与校内外的骨干老教师结成了师徒。同时,魏林明还建议学校设置学科校级评比,助推教师在竞争中快速成长。
“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帮助真的很大。”得知学校的体育中考成绩满分率从60.06%提高到了75.77%,凤桥镇中学校长夏付良高兴地说,这与教研员曹强老师对体育教学的指导密不可分。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我们的目标。”南湖区教文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他们一直在行动。一方面不断完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同时,他们还注重城乡学校联动发展,去年成立了全市首个城乡教育集团,以集团化来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今年全区33所中小学校又组建成了11个“学校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由3所学校组成,其中一所为农村学校或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目前,“共同体”都已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