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简称“两代表一委员”)今后要定时定点亮证接待群众。从今天晚上起,在南湖区6个街道的6个社区接待室里,将率先试点“两代表一委员”亮证接待群众。
4月17日下午,南湖区举行深化“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工作动员会。会议透露,今后这样的接待方式将每周开展一次,下半年全面铺开。南湖区委书记魏建明强调,畅通民意渠道,加大矛盾、问题的调处、解决力度,离不开“两代表一委员”的发言权、话语权,“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权、批评权都要“硬起来”,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接待群众定时定点
从4月20日起,每周一晚上7:00至9:00,在东栅街道的新南社区、建设街道的瓶山社区、新兴街道的真合社区、新嘉街道的栅堰社区、解放街道的菜花泾社区、南湖街道的万洲社区等6个社区将率先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定时定点轮流接待群众试点工作。
南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志昌介绍,这次开展的深化“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工作有多项特点,首先是接待时间上的突破。原来实行的接待是一月一次,现在是每周一次;原来是白天接待,现在是晚上接待。其次是接待范围的创新。原来接待是街道自己产生的代表委员在本街道辖区内接待,这次人大代表以选区为主,党代表、政协委员以居住地为主,打破了区域,拓宽了服务范围,方便了党代表、政协委员接待工作,有利于充分了解掌握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督查力度更大。蔡志昌介绍,南湖区还建立了接待问题处理的专门督查机构,区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作为专门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督查转办机构,直接将基层接待问题涉及区级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的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另外,南湖区还建立了群众问题处理的绿色通道,对于特别重要的问题可以通过“六六群众工作制”专用信封加急办理。
真正用好监督权
据悉,在“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过程中,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诉求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将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代表委员要研究处理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转相关单位处理,代表委员个人不直接处理。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是“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受理问题的第一调处单位,直接调处属于街道事权范围的问题,区级机关有关部门调处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属于市有关部门(单位)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按照有关规定程序上报市级有关部门。
据悉,此次南湖区还将加大问题处理的力度。每天有一位区领导值班批办、调处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属于南湖区事权范围内的一般问题10个工作日内答复反馈,疑难复杂问题20个工作日内答复反馈;处理属于市有关部门(单位)职权范围的意见问题,60日内答复反馈。
此外,接待方式采取定时定点来访接访和走访相结合,必要时将进行专题接待、预约接待。对于重点问题还将预约机关职能部门领导一起来接待群众,采取相关措施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根据要求,整个接待工作“两代表一委员”要亮明身份、佩证接待。同时,各街道要将“两代表一委员”接待日程在接待室上墙公告,并提前3天将接待人员的姓名、职务向辖区内居民群众告示,便于群众了解。
自2007年开始,南湖区已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定期接待群众工作。魏建明强调,此次深化“两代表一委员”接待群众工作,就是要督促代表委员用好发言权、话语权,使代表委员的监督“硬起来”、到位起来,真正用好监督权、表扬权和批评权,从而使南湖区建立起快速的执行、落实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