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歌城”文化品牌,南湖区从未停止探索前行的脚步。就在第六届中国·嘉兴南湖合唱节闭幕不久,南湖区便总结起了南湖合唱节6年来走过的每一步,同时又着手为下一届合唱节谋划布局。南湖区相关部门与文化界人士都表示,合唱节不只是成为一座城市的品牌,更将成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化大平台。
年年赋予新内涵
“2007年南湖合唱节与省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相结合,而今年的南湖合唱节则与南湖区原创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相结合,合唱节每年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南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群乐表示,作为高雅的又是群众性的艺术文化,合唱节几年来氛围渐浓,而欲长期坚持,不断提高,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得到市民的认同和广泛参与。
今年的南湖合唱节,原创歌曲创作演唱大赛成为一大亮点。自去年7月南湖区面向社会征集以来,共收到全区各行各业原创歌曲38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唱起来更感到亲切、更有同感、更能抒发自己的心声。”不少参与合唱的市民这样告诉记者。对于这数十首自创歌曲,南湖区相关部门表示,在归类整理之后将结集成册。
擦亮“歌城”品牌的新期待
就在合唱节走过6个年头之后,文化界人士也在共同思量着未来南湖合唱节的走向。
“从2004年开始,合唱就被列入嘉兴市文化名城建设的内容,南湖的合唱与秀洲的农民画一道,成为嘉兴市本级‘歌城画乡’的用意非常明显。”南湖区合唱协会会长周礼平说。
在他看来,将合唱列入中小学课程,从而渗透进南湖区乃至嘉兴所有学校应是可行之计。“合唱元素融入音乐课,同时作为集体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从长远来说,更在于培养未来合唱的主力和一批忠实的听众。”
另有人士表示,南湖合唱节可扩大合唱曲目和参与群体,不仅是大合唱、小合唱,还有关于美声的、通俗的,让更多年轻人踊跃参与进来。只要领导重视,激发市民的巨大热情,因势利导,使合唱活动向更深更广层面发展;宣传文化部门要积极“领唱”,搭建平台,悉心浇灌,走出一条颇具南湖区特色的打造“歌城”文化品牌之路。
争取成为全国性的合唱品牌
凭借6年6届南湖合唱节,同时以一镇一品、城乡十大文体联赛为载体,南湖区160多支合唱团队从原来简单的齐唱,到现在日趋和谐完美的合唱,参与其中的合唱队员最有体会。
“城市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基层的土壤才有生命力。”南湖区文化界人士指出,作为一种投入成本低、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动,在繁荣群众文化的同时,更能提升市民的素质、塑造城市的精神。接下来,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小投入大产出,从政府到协会到民间,形成“金字塔”式的成长态势。
令人高兴的是,南湖区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着力点。就在本周一,南湖区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专程赴杭,与中国合唱协会商议明年合唱节事宜。据悉,明年的合唱节有望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南湖区政府承办,南湖合唱节正在争取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届时将有更多更好的团队来禾,同时将举办主题为“合唱与城市关系”的论坛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