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场景:记者在奶牛养殖场体验生活
东栅街道腾字圩村村民姚志良在自家田里办起养殖场养起了奶牛,2007年5月16日,记者专门来到他的奶牛场体验劳动。半天下来,虽然忙得有些应接不暇,但记者收获不小,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下午1时,记者刚跨进姚志良的奶牛养殖场,顿觉一股奶牛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养殖场里,黑白相间、体态均匀的奶牛整齐地排成两排。听说记者要求参加劳动,体验奶牛养殖,姚志良笑着说:“那你可得不怕脏。”正说着,奶牛们拉了一地的排泄物。见姚志良开始打扫起来,记者也跟着用扫帚将牛的排泄物扫成堆,然后用铲子把干粪放到干粪堆积池。“小心别铲到外面,养殖奶牛环境卫生很重要,环境不好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姚志良说,“我的奶牛尿液污水都是排入沼气池的,干粪则每天早、中、晚清理三次,每天要用手推车装整整三车。这些牛粪可是种植户的‘宝贝’,用在蔬菜、庄稼上效果可好了,周边的农户常来我这里要。”
清理完牛棚已是1时30分了,姚志良看了看手表说“该喂食了”,于是拎起墙角边的一袋精饲料向饲料槽走去,开始给奶牛喂饲料。记者一边学着姚志良的样子给奶牛喂饲料,一边听他介绍:“奶牛是食草动物,食量很大,每天要吃三顿,一头牛一顿大概要吃3.5公斤精饲料、十多公斤草,再加上适量的水。我这37头奶牛每天光草料就要吃掉1000公斤左右。”“那你种了不少草吧?”“这些草都是我妻子、儿子每天利用空余时间到各个地方割来的,养了11年的奶牛,周围的草早就割完了,我们就到周边的村里割,走到哪里割到哪里。”姚志良还向记者传授起了多年来的养殖经验,“食料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奶量,只有草料与饲料配比得当,奶牛才会营养均衡,产奶量才会高。”
“ 奶牛比较安静,也是挤奶的好时机。”就在记者给奶牛喂饲料时,姚志良已推来了挤奶的机器,随后,他拿了盆热水,钻到了奶牛腹下,用清洁的毛巾在牛的奶头上反复擦洗,为其进行消毒。一旁,姚志良的妻子随即将吸奶器套到消完毒的奶牛身上,然后按下了开关。这时,乳白色的牛奶顺着输奶管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奶罐。“虽然养奶牛比较辛苦,但生活很充实,而且这些牛每天可产奶400公斤至450公斤,效益不错。”姚志良告诉记者,“前不久,我们家已买了一辆小轿车。”
|